看到这里,有见识的读者朋友要笑了:这种三流小说恶毒女配的风范怎么能帮助国军统一中国呢?国军天天痛骂共军统战他们,他们到底在gān什么?
其实这事是蒋公点拨的,他完成得很好。到了台湾,毛人凤依然做官,身居要职。
在中共历史上,WG时期,一部分国军过去的人遭到不公正的对待。在毛活着的时候,1972年起开始,错判的国军将领纷纷恢复名誉和地位。在毛死之前,这些人已经官复原职。很多人的子孙直到现在都享有特权(未免也太久了)。
在国军历史上,所有得罪蒋的人,是不会被宽释的。大家喜爱的张学良将军一直被软禁到他儿子死。上文提到的孙立人将军试图反蒋,实施兵谏,被软禁在台湾几十年,直到他儿子死。
不是等到蒋死,是到他儿子死。如果孙子争气,还要世世代代关下去的。
国军有卸磨杀驴的传统,对共军如此,对共军投敌人员如此,对血不够“蓝”、心不够“忠”的自己人也是如此。在这里,考虑到一些同胞出于反共的心理需求,已经在jīng神上加入国军,作者不再多做赘述。容作者提醒一句:目前,大陆生源在台湾尚未取得医保资格。毛人凤的大招在前,亲们要注意安全。
历史小说自然是以历史为脉络,历史演变到今天,很多事qíng都在变化发展。中共当年承诺“为人民服务”,中途抽风,现在服务的力度变弱,越来越像国军。谁受了委屈,冤有头债有主,给纪委写信,给报社打电话,该上街的上街。不用把气娇嗔到他家爷爷辈头上。叶鸿生好讲话,不代表他没立功,没有为你现在的生活付出。
热爱国军抗日名将的一些人似乎选择xing失明,对他一点也不尊重。
叶鸿生不介意,他不求回报。但是亲们这种态度还是尽量不要带到生活中,容易留下不知好歹、见识短浅的愣头青形象。事实上,huáng埔学生百分之八十是左派,就算被划给国共两家,他们的关系还是很复杂,没你们想象得那么简单。国共将领之间互相认识,时不时有来往。国军gān部眼里只有共军gān部值得重视,因为英雄惜英雄,对没头没脑、哈巴狗一样的玩意,他们通常没啥耐心。国军养尊处优,不可能像共军那样乐意和脏的蠢的偎在一起,如果你没有一技之长、又不会跳宫廷舞,最大的可能是被派去抬土。国军那边建设工作量大,需要很多民夫。
国军更早就变了,子孙后代对“汪jīng卫的是忠是jian”存在异议,自称不是台独的台独分子很多,亲日政客层出不穷。就算孙中山在世,也定然认不得这是谁的子孙。蒋介石爬起来,也要重新气死过去。想当年,汪jīng卫葬身梅花山,国军无论如何也要把他的坟炸开,把他从孙中山身边铲除。这样不尊重人权、尸权的事qíng,国军曾经做过,俱往矣。国军早已风流云散,现在的“国军”就是个转基因产品。阮君烈跟这些人在一起,哪会有什么开心的生活。
阮君烈的个xing和思想状态。作者在这里解释一下。
他是上个世纪初期诞生的,是一个传统中国人。所谓“传统”可以从他的政治倾向看出来,也可以从他的审美状态,道德状态看出来。他的伦理道德感很qiáng,压制他的感qíng与yù望。即使qíng感上他爱叶鸿生,他也不能随意承认,甚至不会主动面对,采取回避遮蔽的态度。叶鸿生认为这是美的,是令人喜欢的。叶鸿生的道德感也很qiáng,在这方面他们俩是一样的。
有人说:“解放战争谁对谁错,哪里分得清?”
这样傻傻分不清的话,阮君烈何至于想死?阮君烈不代表国民党,他是个体,国民党是群体。
阮君烈抱着自残自戕的态度,自觉把国家搞成这样,民不聊生,他作为上层阶级,感觉到不死不足以赎罪。他还想拉着叶鸿生一起死,因为他爱叶鸿生。
叶鸿生当然不会让他死。
蒋给那么多将领发佩剑,让他们打不赢就自裁,没多少人真的去死。兵败后,蒋在台湾地位不稳,自己也不去死,反而火速在日本买一套房子,准备好后路。
(作者真不想把蒋公的事讲这么清楚,毕竟他也挺苦的,打内战打到吐血,打外战也打不赢,能力有限,依然辛辛苦苦忙一辈子,但是比他苦的人太多了。)
阮君烈对国军的态度,一方面是因为他秉承早期的理想主义,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军的衰败是“跨越式衰败”,迅速发展,迅速衰败。时间短,他一时接受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