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江宁转了几次教案后,也被辜徐行打动了,再教起宁以沫来也用心了不少。
起初,宁以沫还不明白哥哥怎么忽然不肯见她了,堵着气不肯好好学习,还故意在考试时jiāo白卷。辜江宁被她闹得够戗,只好哄她说:“你哥哥是闭关修炼去了。你看过《蜀山奇侠》不?就是像上官师兄那样修炼去了。如果你期末考试能够考到班里前十名,他就会出来见你一面。”
辜江宁更想说的是,她哥哥其实是像白娘子那样被“法海”压在雷峰塔了。
宁以沫半信半疑地盯着辜江宁不说话,辜江宁又补充说明:“你哥哥出关以后,就会变成很了不起的大人物。你是他妹妹,不但要成绩好,而且还要把功夫学好,这样以后他遇到危险了,你才有能力保护他!明白吗?”
宁以沫的眼睛倏地被这句话点亮了。她忽然想起很多电视剧里的片段,武功高qiáng的女主角不但不会拖男主角的后腿,关键时刻还能冲上去帮男主角打退敌人,如果敌人实在太qiáng大,女主角还能飞上去帮男主角挡刀。
是的,她要变qiáng大起来,至少要qiáng大到有能力在关键时刻为哥哥挡刀。
持着这个信念,宁以沫不再哭着闹着找哥哥,她甚至希望,在自己没有变得足够qiáng大之前,不要再见到辜徐行。她格外刻苦地学起功课来,并且风雨无阻地跟辜江宁去后山偷学格斗技巧。
当她端正地坐在最后一排听课时、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时、认真写作业时,她总觉得哥哥可能就在某个窗户后面,微笑着看她。于那时的她而言,辜徐行仿佛成了一种无处不在的光芒,时刻照亮着她即将行进的前路。
小学二年级的课程其实很简单,宁以沫虽然懵懂,却不笨。刻苦加上高人指点,她的成绩一日千里地往上蹿。
宁以沫第一次在小考中拿到两个九十分时,班主任还怀疑她作弊,找了套老卷子,让宁以沫单独再考一次,结果宁以沫憋着一股气,给老师做了个双百出来,直接跌破了老师的眼镜。
那一年期末,宁以沫以每科一百的好成绩,和几个孩子并列年级第一。第二学期开学后,“宁以沫”三个字便成了老师挂在嘴边教育差生的典范。
随着学习成绩的变化,宁以沫的生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虽然还是同样沉默寡言,但老师再也不会说她是孤僻内向,转而赞美她沉稳可靠。
因为成了老师器重的尖子生,很多女同学都开始向宁以沫靠拢,争着抢着要跟她一起玩。
二年级期末的时候,孩子们中开始流行讲故事,谁的故事讲得好,谁的“粉丝”就越多。有个别会讲故事的女生,会在故事讲得最jīng彩的时候扮俏,不是说口渴就是说想吃酸梅粉,指使别人跑腿。
宁以沫在辜江宁的影响下,讲起故事来更加绘声绘色,她不像别人只会讲老三样,满脑子素材的她今天讲《聊斋》里的故事,明天讲《格林童话》,后天讲名著故事。虽然都是复述辜江宁的故事,但是被她添油加醋地说来,特别吸引人。而且宁以沫人品好,从不借故拿乔,总是认认真真地把故事讲完。
这样一来,不但老师器重她,连同学们都打心眼儿里欢迎她。
从备受冷落到众星拱月,外界环境的变化改变了宁以沫的心境,步入三年级的她,整个人的气质都脱胎换骨了,一年级时的卑怯冷傲从她身上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阳光明朗的蓬勃之气。
辜江宁虽然只是宁以沫的“二师父”,但见她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也不免欣慰,时不时向辜徐行报告她的成绩:“你妹妹当学习委员了”、“你妹妹又考双百了”、“你妹妹作文获奖了”、“你妹妹挂三道杠了”……
说到后来,他开始不满革命果实全被辜徐行一个人占了,渐渐地就改了说法:“咱妹妹当升旗手了”、“咱妹妹长高了,都齐我胸口了”……
辜徐行听了这些,总会qíng不自禁地噙起笑来,倒像那是他人生中最值得骄傲的荣耀。
三人团的地下活动直到两年后才转到地上,那一年,辜徐行以全市第一的成绩考进了省重点聿城一中。小他半岁的辜江宁也勉勉qiángqiáng地挤进了一中大门。
由于两年多来,辜徐行一直表现良好,徐曼渐渐放松了警惕。加上那年徐曼争取到一个去美国进修两年的机会,她忙着各种手续,自顾不暇,根本没时间管自己儿子在做什么。当初的三人团,才得以恢复旧jiā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