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蛮会用比喻呢!”太奶奶笑得眼泪都出来了,笑过之后,勉qiáng领着huáng米读了几遍《鹅》,还没读熟,huáng米就在叫“肚肚疼”,太奶奶只好陪他去洗手间。
他坐在他的专用小马桶上,扯着太奶奶的裤腿,央告说:“太奶奶,你陪我,我怕。”
“你怕什么?”
“怕吸血鬼。”
“‘汪派’有什么好怕的?”
太奶奶把van(面包车)叫做‘汪’,把vampire(吸血鬼)叫做“汪派”。太奶奶也是个十八扯,扯来扯去的,就有点搞混了,总觉得“汪派”跟汽车有点关系,有时又扯到抗日战争中的“汪派”“蒋派”上去了,觉得“汪派”就是汪jīng卫那一派。
太奶奶还没从抗日战争中扯回来,就听huáng米问:“太奶奶,臭臭(臭不臭)啊?”
“臭!”
“是是‘臭闻焉’哪?”
“嗯,臭而不可闻焉。”
huáng米像说相声的抖包袱一样冒出一句:“臭巴巴还在肚肚里!”说完就格格笑。
“你好大的胆子,还敢逗太奶奶?”
huáng米赶快声明:“报信的来了。”
这也是太奶奶的说法,有时huáng米打个屁,怪臭的,太奶奶就说:“哎呀,宝宝要拉巴巴了,我闻到报信的来了。”
太奶奶逗他:“报信的来了?那臭巴巴也快出来了,我走了,不陪你了。”
huáng米央告说:“太奶奶,不走,我怕。”
太奶奶趁机讲条件:“你要我不走?那你背首诗我听,就背‘鹅鹅鹅’。”
huáng米无奈,只好背诗:“鹅鹅鹅——曲项向——向向向向向向向——”
太奶奶也无奈:“算了,算了,莫背这首了吧,别把我儿背成一个结巴了。”
顽童三岁
老妈早就指着挂历告诉huáng米:“哥哥,看啊,到了这一格的时候,就是你的生日,你记得催爸爸写你的故事哈。”
哥哥是个最听话的人,特别是在督促他人完成任务的时候,记得比谁都清楚,要求比谁都严格,时不时就跑来检查工作:“爸爸,写鸟没油?”
老爸装糊涂:“写什么呀?”
“写故事。”
“哦,写裤子啊?是长裤子,还是短裤子啊?”
哥哥的注意力一下就被扯歪了,马上就忘了督促老爸写故事的事,开始贩卖他从太奶奶那里学来的绝活,那是太奶奶用来对付他这个爱缠着人讲故事的小人儿的,被他一五一十地学了过来,经常拿出来忽悠家里的大人。
这个绝活的开场白是这样的:“爸爸,你要我讲故事撒。”
老爸立即配合:“哥哥,讲个故事给爸爸听好不好?”
哥哥忍着笑,问:“长故事还(是)短故事啊?”
“短故事。”
“好,我讲你听哈。从前哪,有个人,他呢就过活(河),他呢就划呀划呀,他(的桨)呢就掉活(河)里去了。哎呀,我的桨啊,我的桨啊,桨(讲)完了,桨(讲)完了。”
哥哥不讲了,捂着嘴笑,如果老爸不抓紧时间问下面的话,哥哥就会憋不住了。于是老爸赶紧问一句:“哥哥,讲啊,你怎么不讲了?”
哥哥“扑哧”一下,笑得连口水都喷出来了:“哈哈哈哈,我说了,我说了,讲完了。”
老爸佯装生气地问:“你什么时候说过‘讲完了’?”
“我说了,哈哈哈哈,我说了,你还不——晓得,哈哈哈哈,笑死人了。”
如果老妈在家,哥哥还会跑去向老妈汇报老爸被忽悠的新闻:“妈妈,妈妈,你听我说撒,爸爸他——哈哈哈哈,我说了,哈哈哈哈。”
老妈一本正经地问:“你说了‘哈哈哈哈’?”
“不是的,不是的,我说了,笑死人了,哈哈哈哈。”
“你说了‘笑死人了’?”
“不是的。”
“你说了‘不是的’?”
母子俩经常要扯老半天,扯得儿子快把尿笑在裤子里了,才慌慌张张跑厕所去拉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