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八十五了,二十年帕金森症,进ICU多次,病危通知书就下了七八次,医生一再通知我们做好最坏准备,家人也将一切都准备好了……父亲一趟趟地去选墓地,身在外地、公务繁忙的叔叔也飞回来了。每个人都很清醒地看着,等着那个最终告别的时刻,无法挽留,无从改变。这个家族里的每个人,多多少少都继承了病chuáng上那个虚弱老人的坚qiáng基因,面对生离死别,这种基因在每个人身上表现得格外明显。我们共同深爱着的人,正在缓缓离我们而去,悲伤在静缓地降临,我们并不畏惧,而是尽力地再多爱他一些,多陪伴他一些,只盼望病痛折磨中的爷爷,能够离去得安详自然。
每个人都和他合影,他的儿女们、孙辈们。
一个个凑到他身边,脸挨着他的脸,露出灿烂的、大大的笑容,都很快乐的样子。我帮妹妹拍的时候,她露出小虎牙一边笑一边对我说,多给我和爷爷拍几张,尽量拍啊。姑父一直站在角落,举着DV,拍摄这些qíng景。每个人都拍完后,全家人拥爷爷在中间又拍大合照。姑父突然说,爸爸,给大家挥个手!我们帮他把手举起来,挥一挥,一起替他说,新年快乐!
病房的电视放着chūn节联欢晚会,零点倒计时开始了,我们围在病chuáng边一起倒数。
这时,爷爷的目光却在我们当中看来看去。
姑姑说,他是不是在找人,这里少了一个人啊。
我用手机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只响一声奶奶就接了,像一直就在电话旁边等着。
我把手机放在爷爷耳边,奶奶的声音传出来,他的眼睛亮了一亮,嘴唇不停地动着,想说话,可声音太微弱,只有些含糊音节。电话那一边的奶奶,很大声地喊:老头,老头,我在和你说话,你听见没有,你在不在,回答我一声……
爷爷努力发出了一点声音,仍是没有意义的音节。
偶尔他能说出清楚的句子,多数时候只是这样含糊的音节。
奶奶在电话那边欢喜地说,好好,我听见了,我听见你了!新年快乐哟,我来不了,我不能来看你,他们说我身体不好不能来,我就在这里和你说说话,你听不听得见?
我转过头,看见身后的姑姑同样忍着眼泪,小姑姑对爸爸说,让妈来吧,来看一眼就好。
一直坚决反对奶奶来医院的爸爸也犹豫了,没有说什么。
二叔说,那我回去接妈妈。
而电话里,爷爷和奶奶还在通话,几乎是奶奶不停地讲,爷爷悄然无声地听。
我看见他眼里有泪光在闪。
电话那边奶奶的声音也有了哭腔,她在说,好了,我挂了,你多休息。
我接过来对奶奶说,等一下,二叔说要回去接您,接您来医院。
奶奶却忍着哭腔说,我不去了,我不去。
爷爷的目光跟着手机转动,一瞬不瞬望着。
我叫奶奶别挂,爷爷还想和你说再见。
把手机放回他耳边,让他听见奶奶对他说再见,说晚安,如同这许多年来的每一晚,家人总是互道晚安才各自睡去。他的表qíng缓和,回复安静,露出隐约笑容。
他们结婚五十六年了。
五十六年里有多少个夜晚,他们又说过了多少句晚安。
等我们回到家里,奶奶已平静下来,坐在沙发上默默削着水果。
一边削一边淡淡地说,刚才她给亲戚们挨家打电话拜年了,谁谁都好,谁谁在儿子家。
正说着,电话又响,年三十的拜年电话总是一个接一个。
奶奶喜欢自己接电话,这是她一贯的、作为一家女主人的习惯。
她放下水果,擦好手,才去接起。
也不知是哪个亲戚,她寒暄了几句后就沉默听着,听了很久,平静地说,哦,都没了啊——挂了电话,她转告我们,有两位我从未见过面的长辈就在这几天先后离世了。
她说得很平静,就和下一刻说谁去煮汤圆是一样的语气。
死亡在老年人口中是这样平淡得如去上班,如去散步。
在一个时刻准备接受生离死别的人口中,是这样不过如此。
过完了那个chūn节,又过了小半年,爷爷在四月仲chūn最后一天,在一个宁静的午后,gān脆利落地走了。这真是他的风格,不声不响,说走就走。
他病了二十年,到后来每一天、每一刻都在极度痛苦中,全身cha满管子,我们都没见过他因病痛而抱怨,连呻吟都很少。在他走的前几天,我去看他,正碰上医生在把很长一根管子cha进他气管,从他已严重感染的肺部清理出污物。管子一进一出,满是血。这样的清理,他一天要承受好几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