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俊年轻嗤笑一声道:“你们来一趟不易,送几个包子做辛苦费,打哪来回哪去,回去以后劳烦各位带话,我们定县家穷庙小,当不得这样白口吃喝,一回来是客,二回来是盗,三回来是匪,对后两种,我们向来不客气!今后还望仔细掂量清楚!”
十几俘虏哪里还敢做声,蔫头耷脑鱼贯而出,够窝囊的。
兵们见长官小露一手就轻易制住了多年打抽丰的各路人马,心里欢喜,从今而后,长官就从个绣花枕头变作了巍巍高山。高山仰止,无比高大。
可那都是外人看见的,内里究竟如何,何敬真自己最清楚。鹰嘴口一役过去近百日,夜夜无眠,躺在chuáng榻上了无睡意,往往睁着眼等到天明。新近还添了一桩毛病——头疼,抽疼,疼得视物不清,天旋地转。这时节往往会会想起那个膏药似的贴定不离身的陈大牛。百日过去,蚁咬虫食,都吃空了吧……
独养儿子埋骨他乡,老娘尚且不知,仍在省吃俭用,用俭省下的钱买些布匹,一双昏花老眼凑近一豆小灯,一针一线fèng纳,fèng新衣、纳新鞋,待得儿子归乡,拿了出来,穿戴在身,纵离家千里不孤寒。
一把枯骨,可会入老娘梦里来?……
想得越深,头疼越烈,那痛各处迁延,四肢百骸无一能免。这样苦痛,有谁能救?
深夜沉沉,整个定县都被融融一团黑包围,静谧中,所有人都在一觉黑甜,独独撇下他在睡眠之外苦熬光yīn。他披衣起身,走进校场,月色如水,照着他一条孤影,异常冷清。难以言表的一种寂寥席卷而来,摧灭心上唯一一丝暖意,躯壳空空,chūn寒一点不客气地裹住他,裹出一个寒噤。太冷了,一身的血都要冻住了。他抬手呵了两口气,把僵了的手呵暖,再拆下发上的旧发带,绑在校场入口左边第三棵杨树的树gān上。
这是个约定好了的暗号。
看那债主对他多纵容,不死不休的一笔qíng债外加一笔一万多银子的钱债,还有那个耐xing等他“传召”,不召不来。可能不召也来,只是隐于暗处,守望静待,秋毫无犯。
算算前后,他们这么相处,也有近百日了。自那次青州“劫囚”之后,那债主就一路紧追,有无数次下手劫人的机会,终被那囚在牢笼内的人用眼神压了回去。的确沉得住气,如果劫囚不成,还有法场可劫。断头刀下抢出来,那就又欠一条命。还还得起么?
何敬真把发带挂出去不久,有人推门进来了。
第43章 演戏
“昆仑。”他喊那巫神的旧名,在昏huáng的灯光下就眼找他,找那个多年前至诚待他的昆仑。然而,认也好,不认也罢,昔日的昆仑早就回不来了,目下这个是以前那个的“蝶蜕”。千劫百炼,蜕成带着凡俗yùqíng的一尊神,神权登顶,生杀予夺,说一不二。唯一不变的,大概就是那巫神对他的“百求百应”了。有了权势助威造势,这“百求百应”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实现,在凡人看来难如登天的事,他轻轻松松就为他做出个结果。不想欠他的,依然要欠。想要偿他的,依然难偿。两人兜兜转转,仍旧丝连。
这回遭逢一场几乎灭顶的大难,以往对人心所有善意的期待被踏个粉碎,说不得算不算是个转折,只是有些东西,碎透了就捏不原来那个了。几年之间,辗转红尘,上下求索,终无所依。除了朝这半亲半故,自幼濡沫的“昆仑”讨点暖意,他还能如何呢?因他人给不起这“暖意”。师父不行,师兄们也不行,为数不多的几位友人更不行,他们与他始终隔着一层,没有谁像昆仑那样,给过他如此真实的“家”的温暖。这温暖并不具体,可能只是居停之处点起的一盏灯,早早燃起,等待归人,望之可亲,纵然身前是刀山火海、深渊万丈,身后总还有一盏灯一间屋可以归依。为了这星点暖意,他qíng愿拿出一些东西去换。比如这具躯壳。今日所欠,今日清偿。可那巫神一反常态,对他的“清偿”未肯一顾,仿佛已遁入空门,受了戒誓,寡yù清心,再不为世间色相所惑。只受不偿,难免惶惶然、惑惑然。
索xing唤他一声,让他过来,拿他该拿的。
那巫神缓缓而来,在chuáng沿坐下,定定看他一眼,伸手搂他,轻轻放倒,头颈枕在他大腿之上,一双手覆上去,规规矩矩,绝不肯越雷池半步。从眉弓开始揉按,攒竹、鱼腰、丝竹空、百会、天冲、角孙、玉枕、风池,几处大xué拿捏jīng准,力道恰正好,捏过一轮,头疼稍稍见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