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飞歌_作者:陈琳(356)

2018-03-01 陈琳

  已经出来一个多月了,身体虽然疲惫,但精神始终饱满。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再苦也觉得快乐。他深情地注视着苍茫大地,怕错过每一缕阳光、每一片云彩、每一滴雪水。他用心倾听着山谷里的风声、鸟叫、雷鸣,极尽全力想记住眼前的一切。

  在白云缭绕、雾气浓重的冈仁波齐雪上路上,徐致远和远道而来的朝圣者一起行走在漫长的转经路上,感受着这里的宁静祥和,呼吸着最纯净清新的空气。他坐在一块石头上掏出馒头慢慢啃着,看着朝圣者怀揣梦想用额头亲叩神山,用身躯拥抱大地,朝着心中最神圣的地方匍匐前行。徐致远无数次经历过这样令人震撼、心生敬畏的朝圣场面,但这次,他感觉自己和他们一样,也在以一个朝圣者的心态追逐心中的梦想,虔诚而执着。

  在藏族人民的信念中,转神山一圈可以洗尽一生的罪孽,转十圈可以免下地域,转一百圈就可以立地成佛。而自己来这里不为转世轮回、不为涅槃重生、不为永生不死,只为心中一个小小的愿望,只为那一个承诺、一份坚持和一丝慰藉。

  一个外国人背着几乎和他身高一样长的行李包走过来,高原的紫外线无情地改变着他的肤色,如果不是他深陷的眼窝和高挺的鼻梁,看不出他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徐致远看着他从自己身边快步走过,不由得想:他不远万里来到这里,风餐露宿、千辛万苦,只为看一眼、走一回。他来过,也就是来过,像风一样来过,走了就走了,不会留下一个脚印,带走的也不过是胶卷里亘古不变的几张景象和几个残缺片段的回忆。而我和他们不同,这里的一切都融入了我的血液、我的肌肤、我的灵魂,雪域高原改变了我,我也改变了它。虽然无法和那些匍匐在地的朝圣者相比,他们才是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就象紧紧贴在高原土地上盛开的花,深深扎根在雪域冰层中的草,但是,自己愿意和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同呼吸共命运,愿意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让这里鲜花遍地、芬芳四溢,哪怕付出再多也矢志不移,心甘情愿。这么一想,徐致远觉得自己突然高大起来,伟岸了许多。

  馒头太干,口干舌燥。徐致远拿起水壶摇晃了一下,水不多了,也许就是最后一口。他浅浅地喝了一小口,掏出笔记录下转经路上每一座雪山和峡谷的名字,标注每一处险坡和急弯的具体位置。写下转经路上要翻越的雪山、这些地方的海拔高度、氧气含量和气温。哪里是暴风雪和山体滑坡的事故多发点,应建立哪些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抢险措施,哪里是朝圣者和游客的食宿点和聚集地,应建立多少垃圾回收点等等,他都一一写下来,写得很详细。

  徐致远把最后一滴水倒进肚子站起来,背上包继续前进。一只小狗不知为何,见徐致远起身突然离开主人随他前行。神山的一切都有它特定的神奇和来由,徐致远欣然接受了它,领着小狗朝一片经幡飘扬的山口走去。站在迎风的山坡,看见远处岩壁上铺天盖地布满了经文,一旁还堆着刻着六字真言的牛羊头骨和玛尼石。五颜六色的经幡在风中猎猎作响,整个山坡都像在风中歌唱。徐致远对此毫不陌生,但是今天的景象比他过去看见的任何一次都要隆重,场面盛大而震撼。徐致远呆呆看了一会,小狗叫了两声,他继续前行。

  前方一处幽幽山谷,雨雾缭绕,一条细细的瀑布附着在黑黑的岩壁上,感觉流出来的水是浓浓的墨汁,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徐致远很多次来过这里,每次都看见那光秃秃的岩壁被太阳烤得火热,没有生气,从没有看见过细小的水流,哪怕是一潭浅浅的水坑也不曾遇到过,今天怎么突然有水了,还飘着淡淡的雾气?

  徐致远跑过去,看见的确是水,无比清亮的水,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无声无息。他弯腰贴着岩壁喝了一口,很凉,还微微发甜。他捧在手上送给小狗。小狗伸出舌头欢喜地舔着,连他手心里的水气都舔干净了。徐致远接满了水壶,感激地摸摸狗头,回到主路上。

  刚刚爬上一个山坡,拐了一个弯,冈仁波齐突然就从云雾中跳了出来,一览无余。圆圆的主峰覆盖皑皑白雪,在阳光的照耀下像洒满了黄灿灿的金子,刚才挡住它的那片乌云已经飘到了雪峰上方的天空,变成了七彩祥云。来了这么多次,他见到顶峰的全貌也屈指可数,徐致远笑了一下。作为导游,他知道气度不凡、神秘高深的神山冈仁波齐不是这么容易就让你一睹尊容,每回都有这么好的运气。今天,是受到了小狗的指引才得到神山的眷顾。他对小狗笑了笑。小狗含情脉脉仰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