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深城真是个好地方,每天都有变化,各国外商都有,每天都能见识很多新鲜玩意。别人都说,这里是未来。这句话我是信的。希望你们有时间,也能过来看看。
如果方便,可以寄信给我。地址是*****
陈永安
陈许默默将信收回信封,又翻了翻行李,将吃的分给杜青玉一半。
没想到杜青玉拿到零食之后,沉默良久说:“我能看看那封信吗?”
陈许一愣,还是将信递了过去。放学前杜青玉又将信还了回来,道了声谢,然后什么也没说。
学习小组的同学看到那么多吃的倒是兴高采烈。
王安全拿出一块杏仁饼:“永安哥是去了南方吧,这可是南方特产。”
陈许滴水不漏:“你就吃吧,管他是去了哪里。”
晚自修之后,陈许回家,又将信件和礼物拿了出来。陈贤一脸惊喜,第二天借口下乡公办回了小陈村,向大哥报喜去了。
好在陈许再三嘱咐,别把陈永安地址泄露出去,倒也不用太担心风险。
又过了两日,大伯进城开会,特意在陈许家留了一晚。一家人围成一圈,陈许执笔,洋洋洒洒写了一封信寄了出去。不管《昆仑》有多火爆,也不管陈永安的生活有多精彩,对于学习小组的大部分成员来说,高考才是上半年的主旋律。
高一玮最后卡在了视力这一关,没有考上飞行员。消沉两日之后,他乖乖开始准备高考。
安城一中的高三生随后迎来了第一次模考,陈许不出意料又以绝对优势稳居市第一名。在此之前,北大加分的消息也早已下达地方。
陈许再一次引起全市的轰动,好在他还只是个学生,所有的应酬都停留在学校层面。
王校长在陈彦中的担保下,对他一直就是放养状态。现在依然如此,没有事情不会轻易去打扰他。
学习小组内,卞千秋后来居上,从上次市前两百再次冲刺到市前五十,全校前五。杜青玉和沈长河紧随其后,市前一百,全校前十,杜成松进入全市前五百,王安全和高一玮进入全市前八百,继续保持,有很大几率能上本科线,陆大有有些僵硬,语文没写名字,0分,幸好还不是高考,不然得哭死。
金陵,丁家。
明亮的台灯照的桌子都有一些发热。挤进全市前五的丁谦手里拿着各市尖子生的最新情报,看到陈许依旧名列前茅,捧着情报的两只纤细的手微微发抖:“还是太差了,还是不够好。”
“不行,我要振作,这一战我要赢。”丁谦扔掉情报,戴上眼镜,镜片反射出强烈的光,让人看不见他的眼睛。熟悉的丁谦回来了,他又开始日常的通宵学习。
过了两个月,又是二模。
陈许的作文扣掉二十分,总分下滑了一些,排名依然稳定,但是大家已经麻木,现在这样的成绩只会让人感叹,却无法造成之前那样的震撼。
高一玮挤进全市前五百,陆大有这一次没犯错误,终于体现了真实水平,进入全市前一百五十名。至于其他,依然在进步,但是排名越靠前,进步越困难。
还有很多人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了陈许这个学习小组的存在,想要加入进来。本来陈许是一律拒绝的,他的时间也很宝贵,但是很多压力直接找上了王校长和陈贤,这就要多考虑考虑了。
“精力不够,没办法一对一辅导,那开两节大课,谈论一下学习方法也不错。”王校长看着眼前这个前程似锦的少年,也不敢用强,温柔地劝说。
“那我先想一想吧。”
考虑半天,陈许还是抽了空去开了两天大课,安城一中高三三个班全部挤在一间屋子里听陈许提纲挈领面授机宜。
两天时间,自然没有办法顾及各科,陈许着重讲了数学、物理、化学这三门现阶段最能拉分的科目。
两天时间的连续梳理,陈许的嗓子都有些哑了。好在圆满完成了任务,博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陈许又将之前写的很多框架性的梳理文稿给了王校长,让他批量印刷,印发全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不过,缺少海量例题的训练并不会让那些人对小组成员产生太多的威胁。
至于有编导组成员数月之后获得这份文稿,并以此制定教学大纲,从而间接导致八四年数学没有历史上那么难了,这件事则隐藏在历史的浪花之中,成了后话。
作为和王校长周旋的交换条件,学习小组的成员已经可以不用去学校上课了,终日在图书馆由陈许一人辅导。
嗯,徐广峰有时候晚上会过来帮忙油印试卷。虽然他已经考上了研究生,但是毕竟现在还是一名语文老师,平日里在学校工作,无法兼顾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