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悬疑录:最后的狄仁杰_作者:唐隐(519)

2020-12-28 唐隐

杨霖惊问:“真的?你真的会还给我?”

沈槐冷哼:“自从你我相识,我一直都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吧?”

“这倒是……”

“那你还有什么可怀疑的?而且,我要你做的你都已经做到了,等会试一过,我不仅将如约还你东西,还要放你走!”

杨霖瞠目结舌,似乎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沈槐面对他的傻样强压厌恶,道:“是的,会试一完我就安排你离开,哦,当然还会让你带上你要的东西。”顿了顿,他注视着杨霖问,“怎么?莫非,你舍不得离开了?”

杨霖吓得一跳,赶紧辩白:“不!不!我当然愿意离开,狄府再好……我也是度日如年,其实我一刻都不想待在这里啊!”

沈槐点头:“嗯,如此甚好。我会把一切都安排好。不过,有一个条件。”他逼视着杨霖,一字一句地道,“你要走,就得走得彻底,不论你本次会试是否上榜,都不许再回来!”

杨霖满脸困惑:“这……假使考不上也罢,万一考上了,我、我也不能?”

“不行!”

杨霖转动着眼珠不吱声。

沈槐不耐烦了,他声色俱厉地道:“杨霖,我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你要么带上你要的东西滚蛋,从此去过你的逍遥日子,咱们井水不犯河水,要么……”他突然住了口,阴森的目光像匕首般直刺杨霖,杨霖激灵灵打了个冷战,仿佛又回到了去年除夕在金城关外破庙中的那个夜晚。多么相似的目光,让人绝望至极。杨霖觉得自己再也忍不下去了,就算进士及第又能如何?人家是朝廷的将军,自己即便谋个一官半职也逃不脱他的手掌心。罢了!答应他吧,只要能拿回母亲的宝物,就赶紧逃离这一切,逃得越远越好……

他用低不可闻的声音说:“我、我照做就是了。”

沈槐满意地点了点头,把神色略放轻松些,道:“还有件事,你现在就起草一封书信给狄仁杰大人,向他辞行,我会找机会让他看到,以免你会试后突然失踪令他起疑。”

杨霖乖乖坐下,提起笔来:“这……我怎么写呢?”

“就说你感激宰相大人对你的器重和关怀,然而你家中老母病重不治,你要回家侍奉,老母如若归天,你更要为她服孝三年,忠孝不能两全,因此暂且将功名富贵搁置,不辞而别还请狄大人见谅。”

杨霖沉吟片刻,挥挥洒洒将书信写成。沈槐拿来看过,说了声不错,便纳入怀中。

七月二十八日夜,戌时整。

天津桥东侧的吏部选院门前,灯球满挂,火把高擎,沿长街而下的两排大槐树上,悬挂着长达一里的大红灯笼,将整条大街照得亮如白昼。选院的粉白围墙外,是一圈荆棘编制而成的栅栏,比围墙的顶端还要高过一尺有余。荆棘栅栏外侧更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肃立着甲胄鲜明、精神抖擞的金吾卫兵。这阵仗足可以让所有前来赶考的举子,尚未踏入考场就呼吸急促、心跳如鼓。

选院门口又有另一队服色的卫兵们站岗,引导着所有的举子们排好队伍,鱼贯而入。高高伫立在黑漆大门前,一位银甲红衣仪表不凡的千牛卫将军指挥若定,正是沈槐。

主考官狄仁杰大人早在一个时辰前就端坐在了选院的正堂上,沈槐率领卫队一方面负责保卫狄大人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承担了维持考场秩序的责任。

现场虽然考生众多,但由于管理得当、警戒森严,竟无一人喧哗。考生经过门房时,先报上名字并在名册上签注画押,就有士兵过来搜查全身。带入的笔墨纸砚、蜡烛、茶杯和饭盆均需经过细心检查,再搁进统一下发的竹篮之中,领取号牌,方可对号入座。身上携带的其余无关物品则一律打上包袱,写好名字,寄存在门房中。

杨霖身穿一身簇新的儒生袍,夹在队伍的中间。今夜他是由两名千牛卫兵一路陪伴,哦,不,是押解到的选院。在队伍里他举目四顾,一眼便看到,兰州同乡会的赵铭钰就排在自己前面十来个人的位置。赵铭钰也看到了杨霖,因在场无人交谈,两人点头致意,就算打过了招呼。经过门房时,杨霖犹豫着从怀里掏出个小包,写好名字,双手捧给衙役,看着他放入寄存物品的柜格。

号房排列在选院的东、西两廊之下。正北方向的正堂上灯火辉煌,像所有的考生一样,杨霖经过院子走向自己的号房时,面对主考官狄仁杰大人端坐的身影,恭恭敬敬地作揖行礼,他在心中默念:“狄大人,杨霖从心底里感激您的知遇之恩,怎奈杨霖受人威逼,对您多有欺骗,实在是羞愧难当!狄大人,杨霖今天来此应试,已放开功利之心,只为对自己多年的苦读有所交代,也……对您有个交代。狄大人,明天之后,晚生大概就再也见不到您了,您老人家多多保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