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级艺术狂徒_作者:言朝暮(155)

  视频中的陌生人,框在了许许多多方格里,像是数量众多的学生们相聚一堂,争相向面前的老人,讲述自己和冯老师的过去。

  贺缘声却站了起来,无心再听,无心再看!

  他要找舞台上的人算账,让他们知道自己还没有老糊涂——

  忽然,交织在一起响起了熟悉的旋律。

  二胡清晰的奏响了曾经敲击在希声上的残缺乐谱。

  贺缘声扶着椅背,站在那里,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巨大的投影屏幕之中,传来的《猛虎行》,有着与编钟的演奏截然不同的音色,依然透着遮掩不住的铿锵坚毅。

  而演奏它的,竟然是一个小女孩。

  她可能十岁,可能更小。

  扎着两只娇俏的小辫,专注于怀中比她还要高出几分的弦乐器。

  她的演奏,远比之前视频里所有人都要深邃、广阔,不像是一位年纪小小的稚童,能够奏出的乐思。

  但她每一缕长音短颤,都准确的表达出了《猛虎行》的主旨,甚至将那决不屈服于命运的乐思,奏出别样辉煌。

  贺缘声站在原地,扶着座椅,努力倾听这曲从编钟转到二胡银弦上的汉乐府。

  声声阵阵都与编钟敲响的音色截然不同,又完完全全的传递着冯元庆始终期望的旋律。

  人立于猛虎之前,面不改色。

  人制于野雀劝说,不忘初心。

  一首承载着千难万险的咏志古曲,流淌在小女孩的二胡弦上,没有丝毫的违和。

  贺缘声甚至觉得,这孩子是真的懂得《猛虎行》,也真的懂得冯元庆。

  如幻觉一般的认同,抚平了贺缘声幻想中的怒火。

  小女孩的演奏结束,她的眼睛明亮,脸颊稚嫩。

  她说:“刚才我演奏的,是我看过冯老师的教学视频之后,学会的《猛虎行》。”

  “冯老师没有见过我,但在我的心里,他依然是我尊敬的老师。曾经,我以为他是喜欢墨镜,想做一位年轻又时髦的音乐家,才会在教学视频里戴着墨镜上课。”

  小女孩童音稚气未脱,却说得格外郑重。

  “后来,方老师告诉我,这是因为冯老师的眼睛看不见了,才会用墨镜遮住眼睛,免得学生们太过伤心。”

  她讲述起沉重的事实,仍旧有着孩童的天真烂漫。

  那双漂亮的眼睛眨了眨,穿越了时光与距离,凝视着屏幕外的贺缘声。

  “冯老师没有和我说过什么,但我一直想对他说——”

  “我们的每一支弓,每一根弦,奏响您的乐曲时,都是您的眼睛。”

  贺缘声的眼泪忽然流了下来。

  时隔四十四年,他重新明白了冯元庆的感叹——

  多好啊。

  辉声长大了,会弹奏二胡了,多好啊。

  高考恢复了,学生能读书了,多好啊。

  这山这水这春色,多好啊。

  这人这物这世界,多好啊。

  贺缘声在安静的礼堂失声痛哭,再也不用小心翼翼的保护自己的眼睛。

  因为,他的师父拥有了许许多多的眼睛,如春风拂过的嫩芽一般,舒展枝叶,好奇的看着这崭新的世界。

  每一双眼睛的主人,都会拉响二胡的琴弦,替失去光明的老师,看看今天湛蓝的天空,看看今年美好的春色。

  再看一看,那远山层云里点点泛橙的金辉,与那东方大地缓缓升起的太阳。

  在泪水与啜泣之中,贺缘声不需要去问编钟奏响的是什么乐曲。

  这视频里每一个学生、每一句话,都在告诉他——

  他听到的,是蒲公英、是苍耳、是杨柳飞絮、是豆荚鼓囊。

  更是桃李。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第45章

  礼堂低低响着贺缘声的哭泣。

  音乐演奏已经结束了, 可是钟应依然站在舞台上。

  他等待着情绪激动的老人,畅畅快快宣泄心中的苦闷。

  他们没有人动,只有威纳德耐心的拿出纸巾, 安慰着伤心的老朋友。

  “不要哭了,不要哭了。”

  他即使听不懂中文,也能感受到视频传递的讯息。

  “这都是学生们对老师表达尊敬的方式, 你应该感到高兴才对。”

  “你不懂。”贺缘声擦着眼泪, 闷声闷气。

  威纳德天性较真,“我怎么不懂!我也是老师, 我也带过学生。虽然有些混球恶棍是这世上最讨厌的家伙, 但是大部分学生就是天使, 让我这辈子都不会后悔成为一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