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院里中途辍学的孩子不在少数,他做爱心基金这么多年,头一次见到这么爱学习的人,还是在周日晚上,坐在角落里借着微弱的灯光。
出于欣赏和好奇,廖志凡后来个人出资,资助任南野上学,任南野知道后拜托他能不能给康泽一个机会。廖志凡答应了,可以说没有廖志凡就没有他们两人的今天。
“廖叔叔挺好的,就是多了些白头发,”康泽说:“对了,他可能下周就要走了,想去深圳发展,把公司建在那边。”
下周就走,这么长的路程,没道理人来了都不去见一面。
任南野随后跟康泽约时间去看望廖志凡,定好后天去香溪边吃晚饭。
康泽看了眼宋玉风,犹豫片刻,说:“宋先生也来吧。”
差点忘了身旁还站着个大醋坛子,一盆花差点给他嘴皮啃破了,要是单独跟别的男人出去吃饭,宋玉风不得……
任南野瞟了眼长身玉立的宋玉风,用手肘碰了下他,“宋主任,一起?”
第43章 醋坛子
香溪边的风景是全市最好的,定的是一家地道的苏州餐馆,廖志凡是苏州人,他久居国外,想必很是想念家乡菜。
环境清幽,庭院里建了座小型假山,流水潺潺过,跟旁边苍绿的植物一撞,就撞出了叮铃声响,好不动听。
这儿的老板也是苏州人,看起来跟宋玉风很熟,一进门,就忙过来招呼着,亲自送人到雅间。
“最好的一间留给你了,”老板拍了下宋玉风肩膀,出门前说:“各位坐着喝杯茶,菜马上就到。”
宋玉风不跟他客气,低笑着说了声谢了。
今天的贵客入席,菜也一一端了上来,松鼠鳜鱼、蟹粉豆腐、黄焖河鳗、碧螺虾仁,全是苏州人的心头爱。
“俩小子,”廖志凡指着对面的两人晃了晃手,“专门哄我开心呢这是。”
廖志凡不像一般的企业家,他长得浓眉大眼,身材精瘦,眼神里少有算计。更像一个五十岁左右,家庭生活美满的老父亲。
“廖叔,”任南野给众人斟酒,“不是我和康泽的主意,餐馆是他定的。”
说着,抬起下巴示意了下对面的宋玉风。
廖志凡才坐下就注意到了气度不凡的宋玉风,接着由头将话题转到他身上。
“有心了,”廖志凡笑了笑,圆眼眯成一条线:“怎么称呼?”
“宋玉风,我是任南野的……”宋玉风抬眸,意味深长的瞧了任南野。
后面的话迅速被任南野抢过,“廖叔,他是我领导。”
不知情的廖志凡哦了声,接着按照惯例问了点他工作和职业之类的事,他都笑着一一答了,应的认真,又十分大方,宋玉风突然间有种女婿上门见岳父的感觉。
有这层关系在,饭桌上也不说客套话,廖志凡感叹着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国外的生意不好做。
“离家这么多年,太想了,”廖志凡抬着杯高度白酒,脸色有点红,说:“还不如回来呢,把在外面学到的技术都带走,总比给那些资本家打工强。”
宋玉风在英国留学10年,他知道人在异乡的滋味,碰了下廖志凡的杯,跟他聊起一段求学之旅。廖志凡早些年也混迹过不少行业,摸爬滚打才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一个三十三岁,一个六十六岁,怎么说都有年龄差,但一顿饭他们吃出了忘年交的感觉。
到后来聊高兴了,廖志凡差点拿不住酒杯。
“这桥酒老板自己酿的,度数高,您少喝点。”宋玉风说着,拿过掉落的酒杯,将剩余的酒倒进自己的杯子。
康泽一直在旁边吃菜,偶尔搭两句话,他从小性格就内向,别人也就习惯了他扮演沉默。
康泽喝了不少酒,他头昏眼花,但意识却无比清醒,说不上是什么滋味,难过开心都有。
开心的是他看见任南野的笑容,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清朗舒畅的笑过。
康泽注意到,任南野起身夹菜时,宋玉风会自然而然的挡住他的衣摆,不让油盐沾到。宋玉风边聊天边挑鱼刺,逗得席间哄堂大笑,他就绕过别人的视线,把那块鱼肉夹到任南野碗里。
对他的好不动声色,康泽看一眼宋玉风的眼睛,就知道这个人毫无保留爱着他的小野哥哥,赤诚的,热忱的。
可康泽又止不住的难过,他曾经也用这样的目光追溯着任南野,他却从来没有回过头。
想着,康泽去抬酒瓶。
手却被一个熟悉的温度压住,任南野侧头说:“收杯了,你也差不多得了。”
康泽习惯性的听他话,收回手后没再碰酒。
廖志凡的司机在店门外等着,三个人把他送回住处,安顿好才从楼上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