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你自己做的?”
“对啊,我们自己种的蓝子,自己打的靛。因为做得多,今天来这儿看看市口,不想,就遇到了你这位大妹子了。”
“呵呵,”杨秋儿看了蒋元慈一眼,脸上飞起了一抹红霞,害羞地低下头去。过了一会儿,她抬起头来说:“能干哦,一看你就不是一般的人。”她让蒋元慈先坐着,她出去转转。
一袋烟功夫,她回来了,后面还跟着几个男人。“你们看,他这个咋样?”她对那几个男人说。转过来对蒋元慈介绍,“这几个大哥都是这一带开染坊的。城里有好几家染坊呢,城外也有好几家。”
几个人看了看蒋元慈,从挑子里抠出一些蓝靛膏来,翻过去覆过来地看了又看,用指头捻捻,拿鼻子嗅嗅,然后相互对了对眼睛,转脸问道:“你做的?”
“千真万确,”蒋元慈也看着他们答道。
“嗯,看成色也真的不错。这样,既然是杨大妹子开腔了,我们几个咋个都要给杨大妹子这个面子。当然了,这个蓝靛膏到底咋样,还得等把布染出来才晓得。今天我们先把这挑分了,好的话,以后就用你的,不好的话,那我们也没得法。杨大妹你说呢?”
“好好好好,几个大哥帮忙了帮忙了,我这儿先谢过了哈。”
蒋元慈接过银元,拱手道:“谢谢各位大哥了!我叫蒋元慈,大塘铺双石桥人,我自己种的蓝子,自己打的靛。还望各位大哥多多惠顾!各位大哥,可不可以留下你们的名号,方便为弟来日登门拜访?”
那几个男人相互看了看,各自留下名号,挑着蓝靛走了。
“感谢你了大妹子,”蒋元慈对杨秋儿说。
“谢啥?举手之劳。不过呢,也就是你,别人的事我才懒得管!”说完了,还冲他笑了笑。
蒋元慈带着蒋文洲原路返回。他很高兴,今天出门顺利,旗开得胜,开门大吉!
“要是她能把那铺子租给我,……”蒋元慈一边往回走一边想。
☆、蒋记蓝靛膏开业
回到家里,蒋元慈兴高采烈地把今天到蒲江探市口的经历绘声绘色地讲给三少奶奶吴氏听。并告诉她想租下杨秋儿的房子开个铺子,而且认为,那个地方,无论从哪方面说,都相当的好。
尽管三少奶奶吴氏心里头有点酸,但她还是认为,如果把杨秋儿那房子租下来,在县城里面弄个固定的店铺,对今后的生意会有很大的好处。她对蒋元慈说,赶紧的,总是要做铁实了,才会放心。
杨秋儿很爽快地就答应了蒋元慈的要求,把楼下的两间铺面租给了他。她说:“这都是文三大爷的面子,别的人肯定不行。灶房里的东西,你们都可以用。其他的,你要啥子说一声,不必拘礼。”蒋元慈高兴得不得了,口里不住地千恩万谢。
“谢啥?都收了你钱的,而且还没少收一文。”
“等我赚到钱了,再多给你些!”
“那你可得说话算数!”
“当然!大男人一言九鼎!”他们俩都哈哈笑起来。
蒋元慈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在县城里,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店铺。以后啊,这里就管销售,家里就管生产。他要把自己的蓝靛做得最好,从这里卖到丹棱、眉山、彭山以至成都雅安甚至更远的地方去。他似乎已经看到他的蓝靛从割叶生产到销往各地的忙忙碌碌的景象!
他带着文洲和文宗,把铺子里里外外收拾了一番,请文三大爷题了个“蒋记蓝靛膏”的扁额,挂在门楣上;自己写了一副对联“青山琢玉碧,绿水染天蓝”贴在门边;请回梅葛二仙,供在神台上。把柜台,货架,库房安排好,叫上族里弟兄以及李嫂的两个儿子,把家里的蓝靛膏挑到铺子里来,就等择日开业了。
傍晚,他去了二哥家。他二哥蒋元清,教书不咋样,整点看相算卦啥的,还有不少人相信。蒋元慈去找他,说明来意。只见他右手举起一个竹筒边晃边摇然后哗啦一声倒出三个小牛角一样的片片来,俯身下去看着片片,山羊胡子翘动起来,嘴里念叨,甲乙丙丁,子丑寅卯,眯着眼睛掐着指头这么一算,说道:“哎呀小乖,好啊,好啊!你看哈,今天是乙亥,明天是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好!依照你们两口子的生辰八字,细细地推来,合壬午。壬午这一天,跟你们最相克。你晓得不?克财,逢克必生财!你看,这书上写得清楚明白,这一天是鲁班杀赤,宜开市出货纳财。看到没?嗯,好得很!就这天了!七月二十一,这天开业,保你们生意兴隆财源滚滚!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