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之约_作者:早艺(39)

2017-12-27 早艺

  辛国qiáng是河北人,汪景中是四川人,他们在一起常年说的是不标准的普通话,周怀远有一点点四川口音。

  “我是山东人,从小跟父亲去四川,帮人家采药。”

  “怎么到这里来的?”

  “父亲死了,我不想采药了,出来逛逛。”

  “你倒心思够活的,gān活哪能想怎样就怎样?把你们身上的东西都掏出来看看。”

  周怀远的小包里有二套换洗内衣裤,近二百多元钱。原先先辛国qiáng给过一点,昨天赵宋给了一百六十;谈雪民随身一个钱包里有三百八十元。大哥把钱捡起来,顺手丢进桌边抽屉里,嘴里说:“钱我替你们保管着。老二,带他们去窝棚,马上开饭了。”

  谈雪民嚷道:“为什么拿走我们的钱?”

  老二说:“这里人多手杂,钱丢了你找谁要?”

  谈雪民还想说什么,周怀远一把拉住他的手走出去。

  穿过前区广场,绕过一道很宽的照壁,才看到里面是一大片厂区。窝棚是一个竹棚子,泥地上铺着糙席,算是工人们的卧铺。几十个人破衣烂衫横七竖八地躺着,估计长期没有洗澡理发刷牙,个个长发披肩、胡子拉碴、臭不可闻。这些人看他们进去一点反应也没有。此时一个老头提着一篮窝头进来放在地上,叫了一声“开饭了”,就抓了几个窝头,走近三个靠墙边站着的人,塞在他们手里,然后离去。这三个人目光呆滞,不言不语,显然是智障者。

  老二对周、谈二人说:“晚饭每人二个大窝窝头,那东西有嚼劲,耐饥。”转身对工人们吼道:“还不抓紧时间吃?十五分上锁睡觉。”

  有人懒洋洋地走过来取食,也有人拿碗在水桶里舀水喝。

  谈雪民对周怀远说:“qíng况不好,我们上当了。”

  周怀远点了点头,说:“只能看看再说。”

  果然,两人还没吃完,窝棚的门就关了,一阵链响上了锁。人们都好像累得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倒头昏昏睡去。

  ——————————

  ① 英语,意思是“你理解吗?

  ② 英语,意思是“中国功夫”

  ☆、第八章 智脱魔掌

  第二天早上5点半,哨子一响,有两人提着皮鞭走进窝棚,人们只得纷纷起来。早餐是一碗稀饭一个窝头。6点整,只听喊道:“开工了。”就把人一个个往外赶。

  周、谈二人随大家来到后面窑区。工人们二人一组分开,把场地上的青huáng色砖坯砌在竹筐里,然后抬至烧砖窑dòng里,在里面码好。再返回重复第二次。窑dòng里热烘烘,人们很快就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二个监工自始至终看着。9 点,送饭的老头提来一桶凉水,让大家休息十五分钟。接下来一直gān到12点。午后12点半继续gān活,直到6点。收工时有二个人走得慢了点,被监工提着领子拉回窝棚。

  就这样gān了三天,谈雪民体力不支,双肩磨出了血泡,扛着竹筐已经很难站起来。周怀远尽量把绳子拉向自己一头,可是小家伙仍然斜着肩膀步履蹒跚,双腿不断打哆嗦。

  谈雪民父亲做机电五金生意。他从小虽不能算锦衣玉食,至少也是丰衣足食,哪里受过这般苦,早已jīng神崩溃。晚上睡觉时,他靠在周怀远身上流泪。他说:“我成绩不好,只是懒得读书,但脑子并不笨。一直想在父亲店里学生意,可是他又不答应,就想出走几天,气气他,谁知落到这个陷阱里。我对不起爸爸妈妈。我们怎么办啊?”

  周怀远的心qíng也很懊丧,想不出用什么话来安慰他,只能拍着他的手背,轻轻说:“你要坚qiáng起来,要挺住。我们总会有办法的。”

  话虽这么说,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他也不知道。

  经过几天的共同劳动,众人知道他们二人也是被骗进来的,渐渐消除了敌意。其中有个绰号叫“小金子”的年青人,xing格比较活泼,就来找他们聊天。和他的jiāo谈中,周怀远得知:

  1、“大哥”姓邢,外号长白虎,工人们以貌取人,背后叫他“大猩猩”,小金子更是称他魔鬼。据说大猩猩功夫十分厉害,在东北三省的武术界名头很响。

  2、“老二”是大猩猩认的小弟,武功稀松,却是一条忠实的狗。打手们称他“二哥”,工人们 叫他“二狗”。小金子说他“贼jian贼jian,是狗头军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