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之约_作者:早艺(4)

2017-12-27 早艺

  牛振华打听过他们家的事,吴文汉回杭州开店时,周怀袁还没有进赵宋家,因而师兄弟二人并不十分亲近,也就不再多说。

  谈到这里,有人叩门。来的是牛振华助手:“牛总,航班还有十分钟停止检票,我们是否现在就过去?”

  牛振华站起来,握着周怀袁的手说:“今后电话联系,大家免俗。你叫我老羊,牛羊殊途同归,终为盘中餐。我呢称你老武。不是揶揄你在公安部名单上排了第五,编号A105 。我说的是武松的武。他虽祖籍清河,其实是你们山东的代表人物。好吗?”

  这句话使周怀袁着实吃惊。近年来外出时经常有人跟踪,一直以为是青岛警方。自己在公安部也排上了号,还是第一次听到。他素闻牛振华消息灵通,从刚才所说的什么“得心应手,全身而退”之类的话,似乎对他的事知之甚多,可见这个传言决非空xué来风。但此刻只能先压住心头的震动,脸上仍然不动声色。

  他深沉地说:“五就五吧,叫我小伍好了。五是我的运数,天yù堕赖以拄其间。我周怀袁能有今天全赖五所赐。”

  9月的上海,虽然已过了身不露的白露时节,酷暑余威仍在,骄阳依然似火。高楼矗立的混凝土丛林,使城市热岛效应达到极致。条条街道都烘烘地像是地炉,沥青路面闪闪泛光。下午5点已过,两个年青人从大木桥云洲古玩城出来,向北穿过十字路口,来到陕西南路朝东一家名叫艺宝斋的古董店。这是他们今天访问的第二家文物商铺。来者正是周怀袁和他的一个当地朋友小倪。

  艺宝斋二开间玻璃门面,只一间有门。两人推门进入店内,一眼就看到屋子左上角电脑桌后坐着一个浓妆艳抹的女人。

  女人香气扑鼻,扭着腰枝走过来问:“挥宁光临,两位有洒细要?”

  小倪答:“阿拉有幅画想出手,来请老板看看。”

  女人又问:“迪幅画侬今朝带来勒伐?”

  小倪答:“带来格。”

  女人说:“蛮好。请两位到里间空调下头次次,吃点水。天气是真格结棍,热得奇出怪样,那讲是伐?”她把客人们带进北边屋里沙发上,倒了水,开始打电话。打完电话后说:“请那坐歇,老板伊拉拉过来,可能要十来分钟。”然后就自顾回到电脑桌去了。

  周怀袁深谙古玩行内qíng。俗话“十年不开张,开张吃十年。”古董生意一旦成jiāo,利润相当丰厚,不过难得有做,老板不可能亲自守株待兔在店里gān等。

  两人并未坐下。周怀袁于是随处走走,环顾四周。见这两间屋不算小,每间都有五十平米左右。第一间屋里放着几件红木家具。正中西墙边一张条桌,桌上一架紫檀木镶嵌的大理石画屏。紧靠条桌放一张八仙桌,两旁各有太师椅。格局如同旧时官宦人家的客厅。门边沿墙地上放着一些大大小小陶缸瓷筒,cha着若gān长长短短纸卷绢轴,想必是书画。他心里想:“王亚夫让小倪做向导确实不错,今天找的铺子无疑都是以书画生意为主,找得很准。但不知这位老板和金开开熟不熟?”再看两屋jiāo界处,是以镂空木刻雕花作为隔断,有框无门,涂以荸荠色,与红木家具十分溶合,更添古色古香。第二间沿街玻璃墙布帘前一圈酸枣木沙发,茶几上玻璃盘里是水果糖。对面西墙有一具博古架,错落有致地放着几件瓷的铜的小摆件。侧面北墙上挂着一副对联。

  周怀袁看着对联说:“看来老板姓纪。”

  小倪正在欣赏博古架上的物品,问道:“你怎么知道?”

  周怀袁说“‘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这是纪晓岚的自提联,富含他一生为人的感慨。写这对联的人落款‘子文’,笔力虽然苍劲,但名不见经传。主人是书画收藏者,若不是与他家有关,没必要挂这副对联。”

  正在品说中,一个人闯进屋来,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让你们久等了。”来的自然是老板了。

  三人落座后,老板随手把小皮包放在茶几上,一面说:“听说你们有画要转让,不知是什么宝贝。”

  周怀袁取出那幅从牛振华手里借来的赝品递了过去。

  老板仔仔细细看过,脸色十分凝重。他说:“我想冒昧地问一句,这个东西怎么会在二位手上?按理这不可能是真品,但看那宣纸却确实是老货。奇了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