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这个事qíng很紧急,你要快快给我个话。这样,你这几天随时到庄委会来找我,有什么条件,也可以提。当然,如果有什么难处,也可以讲。”于主任见白国安一脸的犹疑,宽慰他道。
青壮年有的出去打个零工,有的做点小生意,可只是解决温饱问题,日子仍然过得紧巴巴的。倒是这几年白国安开荒种果树,把青玉庄东头的这一片荒谷变废为宝,搞的有声有色,更是领先脱了贫,致了富。于是,青玉庄gān部就看中了这个项目,便想着也带动村民挖地种树,将日子过的好起来。青玉庄准备推进新的脱贫致富之路。
带头gān的是青玉庄村主任于兴平,他发动群众将耕地搞果树种植,起先试验了一批,结果两年下来,地里不但没有收到粮食,而且花钱买的树苗全都给旱死了,这让村民很是怨愤,地里不但没见收成,还赔了树苗钱,于是大家纷纷打消了种树的念头。
这件事qíng让于主任吃不下,睡不安。青玉庄一穷二白,没有树苗,没有技术还可以想办法,可是没有水源,这让他伤透了脑筋。起先跟着他gān的群众也退缩了,面对群民的抱怨,于兴平低下了头,他知道,想要种好树,就先得解决水源问题。他左思右想,qíng急智生,便想到了青玉泉。
第13章 青玉泉
白国安思虑着,只见漫天的繁星,在朝他不停的闪烁。蚊子在他身边飞舞,他浑然不觉。手中的竹扇子也不知什么时候掉到了低下,他闭上眼睛,发出一声叹息。
想那年,在部队退伍的时候,战友们围炉长话,抒了多少激qíng豪迈的壮志,雄雄的眼睛中散发出火焰般的光芒。最后,即使大家各奔东西,天南海北,有了各自的岗位,他也永远记着那些闪亮的光芒。
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那时候多年轻,铮铮铁骨,浑身是胆。当年多少人劝过自己,出去了,就不要回来了。那有放着铁饭碗不要,来这穷山谷里开荒的。那时,自己的决定更是气的父亲大病一场,后来,逢人就骂他不成器。可是,如果当初不是自己的那一份坚定,怎么又能最后说服父亲,今天又怎么能有这满谷甘甜的果子。
白国安想着这两年收成越来越好了,便又育了一批树苗,在谷底正修盖的房子还没有完工,他又想到了忆松,这个千盼万望的儿子,他便喜上眉梢。
但是,于主任的话在他耳边再次回响。是的,在他的身后,还有一批批父老乡亲,他们还和初民一样,过着简朴的生活,日出日落的守着自家那一亩半贫瘠的土地。等着天yīn下雨,好浇灌gān涸的庄稼。
突然,白国安感到一阵憋闷,他不由得心慌起来,无论如何也躺不下去了。他突然一个直挺挺的坐起来,只听得一声惊叫“啊——”
白国安回头,何会芸就在身旁,他突然起身,一定是惊到了她。
“天凉了,进屋去睡吧!”。何会芸怔了怔神色,和言劝道。一阵沉默之后,四周又是一片沉寂、隐约听的到后院的小动物们的鼻鼾声。
白国安起身,抓了抓被蚊子咬过的地方,觉得奇痒。刚抬腿走了两步,就一个踉跄,惊到了停在屋檐下的一只雀儿,扑棱着飞到了远处的树枝上。一定是刚才的姿势不好,压得腿发麻了。
白国安回屋洗了洗,喝了口茶,躺到chuáng上去了。但好像刚蓄起的睡意又全跑了,他睁着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望着天花板又是一声长叹。
顺势,他一翻身,撞到了身边的何会芸。他脑子里想的都是白天的事qíng,根本没有感觉到。何会芸见他辗转不安,问道:“怎么了?有什么事qíng吗,长吁短叹的?”
白国安将于主任下午说的话说给了何会芸,何会芸听了也是吃了一惊:“青玉泉?他们想取青玉泉水,怎么可能。那我们一家的命根子,青玉花谷的果树也都靠它浇灌,更别说我们生活日用,那个不都是依着这青玉泉的,若被他们取走了,咱家以后怎么办。再说,这么多年,我们遇到那么多困难,谁帮过我们,现在看我们活过来了,他们又来‘放血’,怎么可能。这事不可能,你明天就回了那个姓于的,告诉他,就说我不同意。”
白国安懂得何会芸心里的不忿,只是于主任的话有理,如果自己真的给回绝了,恐怕他日后也没脸在见青玉乡亲了。他思来想去,都无法回绝,只是这青玉泉起源谷间,水往低处留,还怎么将水给送往谷顶送去呢?这倒是难住了他。虽然于主任说是开道取水,可水怎么逆流而上,也毕竟不是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