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王府的下人们,不是找不见自家主子,就是看见主子神志不清浑浑噩噩的;有时还高举着酒坛,在府中的庭院里摇摇晃晃地乱走,横冲直撞。好几次正赶上朱沐祥酒劲儿未消,迷乱中,他将下人们辛苦张挂的婚喜红绸扯了满院,都是被元顺劝着哄着才肯回屋就寝。元顺亦是无奈,只能叫人再将院里的红绸重新挂好。
又过了十几天。孙丞相和夫人,带着女儿和准备好的丰厚嫁妆,急急地离开京城,赶往青州。
终于,到了皇上赐婚的大喜日子。
丞相和夫人高兴得夜不能寐。朱沐祥却如常泡在酒馆儿,彻夜未归。
天将明未明之时。元顺站在岱王府的大门口,提着一颗心急切地盼着主子归来,望眼欲穿。终于,朱沐祥喝得烂醉如泥,东倒西歪地赶了回来;元顺急忙吩咐下人给主子沐浴更衣,又端来了醒酒汤侍候朱沐祥喝下。
成婚拜堂之时,朱沐祥已经清醒了许多。他用难得犀利的目光,扫了一眼院中的宾客,只看到了青州当地的官员前来贺礼,并无京城的朋羽;这让朱沐祥想起,自己往日前呼后拥的威风已然不再,心中落差更甚。
当夜,朱沐祥再一次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迷迷糊糊地入了洞房,搂着丞相之女,却不停地叫着福熙郡主的闺名“曦儿……,曦儿……”。
第二日,丞相女儿委屈地悄悄向父母哭诉。孙丞相一路都是二皇子的忠诚党羽,怎么会不知道他内心的不甘,和往日対福熙郡主的情谊?只能劝女儿暂时忍受了这委屈,不要计较,等二皇子再翻过身,他们家就也跟着大富大贵了;又嘱咐她好好服侍岱王,或许时间久了夫妻二人感情加深,岱王也就将福熙郡主淡忘了,让女儿多多努力,一定要做个好妻子。
丞相女儿含着泪,应了父亲的嘱托,然后就将二老送上了返京的马车。
……
婚后,朱沐祥整日花天酒地,对丞相之女甚是冷淡。
☆、第九十二章、弄巧成拙
十个月后。
达旦外族换了新主,阿鲁台接任本雅失里。阿鲁台为政不像本雅失里那样谨慎,欺弱霸横,本身就是一个攻击性很强的人。
昔日安南国的王子安南俊,因为父国的灭亡恨透了东明朝;自从投入到把都儿帐下之后,整日向把都儿进言鼓动战争。他时常跟把都儿说:“东明国并没有什么可怕的,我们达旦草原兵壮马肥,应该主动出击,能获奇胜也未可知。”
把都儿原本不想听信安南俊的撺掇,但是他在新首领阿鲁台的眼中分明看到了,侵掠的野心和扩大疆土的欲望。
于是,把都儿顺水推舟,向阿鲁台进言“兵犯东明国边疆”的侵略之策。
东明国早朝。
丁兴将军上奏:“启禀皇上!近日蒙古边境频繁来报,达旦外族的士兵经常出入我国边防之地,屡次抢夺金银珠宝和良家妇女,行为猖獗,其心不端;更有甚者,达旦将领居然屡次率兵在两国交界处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就在十日前,他们用土炮炸毁了我国边境城防的一段围墙,城墙倒塌下来砸死了数名百姓,重伤二三十人。”
“这阿鲁台才刚上任几天,就敢跟朕如此示威,是活腻歪了吗?”东明帝气愤填膺。
“启禀皇上!臣提议起兵攻打阿鲁台,一举降服达旦蛮族,以示我朝君威,扩充我东明疆土!”成国公一听说达旦边疆有变,立刻两眼放光,再也掩盖不住他这只老狐狸唯恐天下不乱的心思。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成国公早就期盼着能有一场震惊朝野内外的战争,他好趁乱点火,乘虚而入。
“皇上,臣举荐二皇子挂帅出征,为皇上解忧,还请皇上能网开一面,召二皇子回京,命其戴罪立功。”孙丞相现在已经是朱沐祥的老丈人了,她的女儿也是名副其实的岱王妃,他自然日日都盼着朱沐祥能够东山再起。
其他大臣们,一时之间还拿不定东明帝的心思;不知道是该进谏附议求皇上赦免二皇子,还是该持反对意见。于是,个个躬身侧目,索性一言不发。
“祥儿嘛,就不用了。这阿鲁台把朕气得手痒,恨不能立刻了结了他,朕决定御驾亲征!”东明帝这一生最骄傲的事情,大概就是他从战乱中得来的天下,还有年轻时屡次大获全胜的累累战绩。
“吾皇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