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懿而终_作者:琵琶桑柔(414)

  “唉,贵妃娘娘真是可惜,这回皇上好不容易有机会带后宫女眷出来散散心,她却病成那样……”听传闻说和卓大概命不久矣时,济兰的心中其实颇有几分期待,但她深知“同情心”在紫禁城里的重要,眼角的泪水严阵以待,随时准备为和卓而流,“不瞒你说,我原本都打算留下照顾贵妃娘娘了,可谁知皇后娘娘把永和宫那位留下了,说我应该跟着胤禟一道出来散散心。我实在是不敢抗旨啊——”

  “宜妃额涅有心了,儿臣替额涅谢过您的关心。”船舫渐渐起锚,胤俄扶着济兰入座后自己方才坐了,“额涅有永和宫的主子照顾,想来定会平安无事。”

  “说起这个永和宫的主子,谁能想到如今那锦书——”济兰讪笑一声,忽然像是说错话一般吸了一口凉气捂住嘴道,“你……你瞧宜妃额涅这张嘴!真欠呐!”

  “一晃都多少年了——儿臣现在还是只有个夜叉在家里,不提也罢!”胤俄撇了撇嘴,喃喃自语道,“幸好她这回没跟了来!”小说网“江南美女如云,八哥不如带几个回去得了!”胤禟见胤俄一脸沮丧,忙借机开了个玩笑。

  “你这傻孩子胡说什么呢,你八哥哪里是这么轻薄的人?”济兰佯装生气就要打胤禟一巴掌,心里只觉得自己这个儿子真是跟自己母子连心。

  “算了宜妃额涅,九弟也是玩笑话,儿臣不会当真的——”就在济兰的巴掌即将落下前,胤俄迅速挡在前面打了个圆场,“儿臣……儿臣这回来是替额涅长脸的,九弟的话儿臣绝不会往心里去!”

  胤俄的信誓旦旦连他自己都不相信,精明的济兰就更不会信了。

  第187章 清者自清

  “孩儿给汗阿玛请安, 请额涅安!”康熙一行抵达杭州府城行宫时已是阳春三月,这日康熙会见完杭州当地文武百官回到佟懿儿住处小憩, 正遇上佟法海在庭院中指导胤祥习字。康熙与佟懿儿在一旁观望许久,胤祥方才留意到,将湖笔搁回笔架上向他们行礼。

  “奴才佟法海给皇上、皇后娘娘请安!”一身象牙白粗布麻衣的佟法海跟着胤祥一道向康熙与佟懿儿打了个秋千儿,“奴才方才在陪十三阿哥习字, 一时入迷竟失了礼数,请皇上、皇后娘娘莫怪。”

  “读书原本应当心无旁骛,朕如何会怪罪?今儿没有外人, 都平身罢,不必拘礼!”康熙笑着抬手示意他们起身,与佟懿儿一同信步走到石桌前仔细端详胤祥的功课,“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 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樽凸, 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魂——这是苏东坡的《有美堂暴雨》啊!法海,这是你要十三阿哥写的?”胤祥的行楷写得日益精进, 看着眼前这幅行云流水的佳作,康熙十分欣慰。只见他拍了拍手掌, 转头向法海问道,“你也喜欢苏东坡?”

  “回皇上, 这首诗是苏东坡在杭州西湖所写,奴才觉得这是难得触景生情的机会, 便挑了这首诗给十三阿哥讲解。”法海一向喜欢品行高洁、无拘无束的文人雅士,因此他不像其他先生一般一味教学生四书五经,也希望历朝历代的文人风骨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学生。

  小说网

  “胤祥,你的诗默写得不错,现在你写完了,汗阿玛问你,你喜欢这首诗吗?”康熙走到胤祥面前,理了理他的衣领和颜悦色道。

  “回汗阿玛,儿臣喜欢——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效仿白乐天在杭州修建了与白堤媲美的苏堤造福百姓,这是功德无量。但是他为人豁达豪爽,不计个人得失,这就更令人倾佩了。”胤祥的回答已经完全不像一个刚过十岁的孩子,有着出人意料的成熟。

  “懿儿你听听,这孩子真是不简单啊!”听完胤祥这样一本正经的答话,康熙愣了好一会儿方才冲佟懿儿哈哈大笑,“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了!”

  “这都是法海兄弟教得好,师傅辛苦了!”这样豁达有原则的胤祥,让佟懿儿觉得十分惊喜,她真诚地向佟法海行了一个蹲安礼表示感谢。

  “娘娘客气了,奴才一向不拘小节,只希望别把十三阿哥带歪了才好。”佟法海也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在紫禁城这样一个讲究规矩礼数的地方,他一向不受人待见。就连康熙与佟懿儿对他的赏识,也被人说成是与皇室沾亲带故的缘故。久而久之,这些风言风语已经让佟法海麻木了。佟懿儿这样真诚的夸赞倒让他颇有些无所适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