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人家_作者:小树要长高(251)

  田昀和望了眼神色凝重的外甥猜出其顾虑,捋捋胡须笑道:“自大江决堤后,皇上便下召筑堤清淤治理水患,预计年底就可竣工。”

  朝廷对大江重视程度远甚九龙江,为缩短工期避免再次遭洪灾害侵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工程具体操作流程由工部官员负责,地方官员辅之。

  谭璇治水虽有一套,但主要任务还是将所牧之地治理好,华中地域遭此天灾百姓伤筋动骨不是一两年时间可以恢复如初的。

  听舅舅解释后谭璇松口气,工程进行了两年如今抵御洪灾应该不成问题。水火无情,谭璇永远不希望看到大水没城的情景。

  “大伯,表哥在阳江任期满后能否调回京?”下地方任职的主要目的是攒政绩,田文瑄听了大伯父的话,认为表哥此次调往阳江县是为升迁做铺垫。

  当初落后一步的明晔与王林现今都比其品阶高,假如三年后仍然官秩七品,就太不公平了。

  对面啜茶的田文舸白了眼说话不过脑子的堂弟,父亲又不是测字算命半仙怎么猜得准三年后的事情,再说到时还不知道父亲能不能起复呢。

  “朝廷委派官员一事有诸多考虑大舅哪能说得准。方才谁说做地方官比京官儿自在?”

  瞧田文瑄一副比自己还心急的模样谭璇心头生出几分感动,不过清楚升迁之事不单单靠政绩和人脉还得有好机遇,谁知道几年后自己有没有那个运气呢。

  与其胡乱猜想,不如调整好心态脚踏实地做好分内之事,有准备的人才能抓住机遇。

  敛眉沉思的田昀和抬眼瞥了瞥侄子暗自摇摇头,已在官场磨堪了几年仍旧改不掉老毛病,原打算孝期满后让其到地方上锻炼几年攒攒政绩,看来还得缓缓。

  田昀和没正面回答田文瑄直白的问题,叹口气说:“尘埃未定前,调回京都任职并不是件好事,且走且看吧。”

  如若平王夺嫡顺利,侄子调回京都于仕途自然有利,可万一斗不过东宫今后日子定然不好过。

  事关江山社稷选择继承人不只光看皇子皇孙也要考虑,华朝目前情况更是如此,皇子还没继位皇孙们已渐渐长大成人。

  东宫唯一嫡子身子骨不好且资质一般,相较于其它聪颖伶俐的嫡皇孙不免相形见绌,庶皇孙又入不了皇上的眼。

  朝中老臣政治敏觉性极高,从皇上有意无意的言行中察觉其有废储打算,但太子多年积累的势力决不是轻易能一下子拔除的。

  听着田昀和分析朝堂局势,谭璇等人皆低头沉思,政治站队说的不好听点就是赌博,赌资乃仕途身家性命,几人无不希望朝堂乱局尽快结束。

  谭璇与明晔有书信来往对朝堂情形多多少少有所了解,但今日聆听大舅一番言语,有了更深层的思索。

  ……

  “你多住些日子也好,免得十六突然同咱们分开不习惯,团团年岁太小总在路上折腾身子受不住。听说江城暑季比咱们平江还热,等天凉快了我派人再来接你们娘俩。”

  吃罢晚饭从田府回来,谭璇陪田氏话家常时,听她讲已和明锦商议好让他先行一步,明锦陪大儿子在老家暂住段时日再过去。

  两地相距不远且交通便利,谭璇稍作思量觉得提议不错。

  十六自出生起就没离开过他和明锦,如今突然分离恐一时不适应由明锦在旁陪伴些时日应该会好许多。

  再者小儿子年岁还小,上次路上突然生病还让谭璇心有余悸不敢大意。

  正规整行装的明锦动作顿了顿,抬头看一眼说的头头是道的丈夫,随意道:

  “爹娘为咱们置了座院子,现今分开家不好总住大哥府上。等你走后我就带着十六和团团搬进去,搬新宅有诸多琐事要办依夏没法随你们先走。才刚回来我还未来得及雇人手,娘怕到阳江你忙于公务身边没人伺候委屈了你,要从府里挑两个仆婢一块过去。”

  婆婆对自己存有不满,明锦自然感受得到,尚未到达平江时已猜测这次公婆不会顺顺利利同意她跟丈夫一起去任地。

  原本她就打算暂留老家一段时日,待十六在族学中安稳适应下来再去阳江寻丈夫,于是干脆顺水推舟合婆婆心思多呆两三月。

  没想到秦氏假装好意关心起小叔子的日常生活,因而便有了挑人一事。

  谭璇想说不用那么麻烦到地儿让山竹再雇就是,可咂摸着有点不对劲,偷偷觑了眼明锦过分平静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