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人家_作者:小树要长高(66)

  凡事要未雨绸缪,经其提醒,谭璇才想起来。真若遭了大灾,世面粮食恐怕有价无市,即使官府开仓放粮,还得冒着大冷的天排队等着。

  “阿璇,你的意思是……”闻其言,三人皆是惊诧,聪慧之人自然明了其话中之意。

  “阿璇是说凌雨可能会如北地的雪灾一样,咱们需早做准备应对。”

  见谭璇拧眉沉默不作答,王林出声应道,说完,不由念起平江家中的母亲和弟妹目含担忧。

  “我也觉得这凌雨怪异,就照表哥说的,咱们得赶紧去郡城,免得去迟了东西被人抢光了!”

  边说着,田文瑄边打开房门往招来在隔壁寝舍的呆着的三个书童,吩咐他们具体都买什么东西。

  …………

  “阿晔!要不要紧,小心着点。”

  十日后,整个江宁仍然是银装素裹,诸物被一层厚厚的透明冰凌包裹,一切仿佛静止了般,死寂肃杀。

  从平江其它地方赶过来的学子的仆从及亲属带来的消息称,不但江宁郡,整个平江都在经受着冰冻灾害,官府正积极救灾。

  与此同时,香山上的僧人和山民也在陆陆续续的朝山下转移。

  官府忙着救济城中遭难的百姓,暂时无法顾及到山上,于是山长让书院的士子们前去帮衬。

  山上有石阶,可阶梯上覆着厚冰,他们要做的是帮忙清出一条道来,让山中被困住的人们顺利下来。

  正打扫着碎冰的明晔突然心口猛的一悸,脚下一滑,摔倒在石阶上,要不是一旁的谭璇眼疾手快抱住石阶旁的柱子,揪住了他的棉衫,这样滚下去不知出什么事。

  见此情形,周围的人纷纷表示关切,劝说他假若身体不适,就回寝舍歇着。

  “多谢大家,无事,脚底打了下滑。”明晔摇了摇头,面上笑了笑,示意自己无事。

  “真的无事?要不我扶你到山脚的帐篷里喝口热茶缓缓?”

  见其未摔倒之前红润的脸庞突然有些犯白,谭璇担心他身体不适,有顾忌不啃说,关切的轻声提议。

  “阿璇,你扶着他下去吧,这有我们呢。”王林自然也发现了明晔的面色不好,催促着两人。

  “无碍,就是心口不知怎的,突然揪了一下,缓缓就好了……”面对两位好友的贴心关怀,明晔心中暖暖的,浅笑着拒绝了好意。

  “放下别干了,都心悸了还说无碍,万一等会你再来那么一出,大家都被吓死!走,我陪你下去,回头山长夫子若责备,我替你担着!”

  谭璇一听其心脏不舒服,立马发散思维联想到心脏病,据说这种病天冷天热都容易出事,且还不能累着,心里一紧,生怕若在山上发病,后悔也来不及了。

  于是望着他,言语强硬,强烈建议他停止手中活计。

  “明晔,身体要紧,你们快些下去吧,谭璇好好你照顾他!”不远处的课长也发了话,明晔于是只好点点头,便不再坚持。

  “好端端的,心口怎会不舒服,以前有过类似的异样吗?”

  上山容易下山难,尽管石阶上的冰已清除不少,甚至拐弯的地方还铺上了稻草,可两人速度仍是很缓慢。

  见明晔不像刚刚脸色那般难看,面容恢复了健康红,额头出了微汗,蒸起团团白烟,与山中缥缈的白色冰雾融为一体。

  不只明晔,谭璇也是浑身微微出汗,怕着了凉,有意把步子放的很慢。方才心中有了猜测,忍不住为其忧心起来。

  “不曾。阿璇是不是担心我患上了心悸的隐疾?从小到大我一直都很康健,祖上也没听说有人因此病下世,今日只是凑巧罢了。”

  明晔注视为保护自己,走在前面的好友并不高大的背影,甚感熨帖,人生有此挚友足矣。

  闻言,谭璇心中的担忧放下了一大半,应该只是凑巧吧,平时蹴鞠的时候,那么剧烈的运动,也没见其有什么异样。

  人多力量大,最终恩慈寺的僧人与山民转移下来,临时借助在香山书院的寝舍里。

  有些子弟是江宁郡人,担心被困书院,离得近的已回至家中。

  书院的士子是朝代将来的希望,官府自然不会短缺了他们的粮食,因而附近的村镇百姓每日会前往书院的大门口等着施粥。

  随着年节的临近,书院中的学子们越来越焦躁,皆在着急着家中的情况,以及年节还能否赶回去。

  “阿林,如今路上天寒地冻的,不如缓几日再赶回去,冻害虽严峻,可毕竟发生的冬日,百姓家中多少都会有些存粮,何况还有知府大人坐镇,不会置百姓于不顾。反而是你,路途中风险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