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人家_作者:小树要长高(97)

  而且特意向夫子询问了一些考场注意事项以及主考官忌讳的东西。

  万事已备妥全心轻松,只要别再次分到臭号,谭璇觉得这次考中没什么问题。

  “表哥,待乡试结束,咱们再来香山写次生吧。”田文瑄丝毫没有大考在即的紧张感,反而是王林面上有些紧绷。

  “好,得先把书肆的事情交代清楚。”王林暂不随他们一起到京都,打算在书院中呆两个月再赶考会试。

  “阿林,你真不打算与我们一起去京都?到时再过两个月天就寒了。从平江到京都脚程不近,还不如提早进京,也好多打听些消息。”

  两人都知道王林是因不好意思麻烦田昀和一家,才不愿随他们一起的。

  京中米贵,居大不易,提前过去,住客栈得不少花销。即便现在手头宽裕,可习惯了节俭的王林也不愿意去浪费银子。

  “是啊,阿林,文瑄说的对,要不然到京都咱们三人一起合租个小院子,分摊下来也花不了多少钱。这样以来可以了解有名气的举子。”见王林犹豫着不作声,谭璇继续劝言。

  “恩,也可。不过我需先安顿好家母与舍弟舍妹。”沉默着的王林最终同意了两人的建议。

  其实他之所以不愿那么早去京都,是放不下家人,担心父亲不安分。想起他干下的混事,眼中闪过一抹阴沉,一瞬间被细心的谭璇给扑捉到。

  微微拧了拧眉,试探性的说:

  “阿林,伯父继续下去,的确于你无益,可若一时情急失手做下不可挽回之事,白白断送仕途,岂不可惜。”觉差到对方神色一白,谭璇心中叹息一声,顿了下,继续说:

  “俗话说小鬼还怕断了香火,何况伯父一个大活人呢,总有怕的地方,朝他怕的地方使巧劲,岂不更妙。”

  倘若自己摊上那样的爹,应该也会去王林一样无奈吧,上次不知田文瑄从哪里得来的消息,偷偷告诉他说王大海竟然在大街上调戏起良家女子来了。

  “阿林,是不是你爹又干浑事了?若是我碰到那样的爹,狠狠心大义灭亲,花银子找人写一纸诉状,不管怎样,先判苦役几年再说!你就是心肠太软,害人害己。”

  田文瑄与王林同一寝舍那么久,熟的不能再熟,说话没那般多的顾忌,提起舍友的混账父亲,感到愤愤不平。

  若不是顾忌王林的情绪,谭璇真想为表弟鼓掌,照方才他的神情,想来王大海做的错事又不小,不如直接送入大牢得了。

  “乡试在即,这些烦心事待试后再解决吧。”眼下什么都等科举之后再说吧,但愿经自己与田文瑄相劝,王林能处理好家中之事吧。

  此刻王林似想通了一样,面色不在像刚刚那样凝重,稍稍明快起来,笑了笑表示赞同。

  这次乡试,包括谭璇兄弟俩在内的谭氏子弟有八人,为表示对他们的重视,族长想让谭游给族学中的其它子弟放假,把八人集中起来做最后的教导。

  谭游不赞成这种做法,八人皆在四大书院读书,想必考前夫子该交代的早已叮嘱过,再者几人学问参次不齐,想处中难免引起心绪波动,于科考不利。

  最后让人传话,若其中谁有疑惑可单独去府上寻他。

  回平江之前明晔写了封家书让帮忙送给入府中。谭璇心中存有见明锦的心思,怀揣着书信自己亲自登门送信。

  “怎几个月不见,人黑了一圈,难不成夫子还让做农事不成。”乔氏见了谭璇忍不住嘀咕道,几个月前还是白皙俊俏的少年郎,突然间黑了一个号,有些不习惯了。

  “呵呵……伯母,是我自己为了做策论,到农田去了几日。”日头太毒没办法,已经很注意了,古代又没有什么防晒霜。

  听了母亲的话,明锦掩嘴轻笑,不动声色的上下打量他一遍,除黑了些,人倒是没瘦,精神比往常还要好些。发现朝自己偷瞄过来的谭璇,面上微热,横了他一眼。

  “好,好。听锦儿说要在贡院中一呆就是九日,这次可千万不要大意,为防万一,让大夫抓些治头痛脑热的药剂带进去备着。”

  听说是为了做学问,乔氏慈笑着连声道好,又忆起一年前他在贡院生病一事,忙叮嘱他。

  “哎,我省的。”照田氏的脾性,估计到时带的东西像是出远门一样。

  没有明晔在,谭璇不好长待,说了一会话,便要起身告辞,乔氏如今还不知他与明锦之事,提出让女儿将其送到厅房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