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车中女子答道:“小女子名叫王嫣儿,昨日为莫公子所救,昨日薄酒实在难承谢意,今日晨起,念着不知莫公子可否用了早膳,便准备了些早点,过来看看。”
书湖目瞪口呆的看着敲门那丫鬟从马车里拿出来一八层食盒,现在都有这么一大早就过来送早膳的了?!八层的食盒,这怕是够整个府里的人吃了。
“劳烦小姐稍等,我这就向公子禀告。”
书湖猛地将门关上,飞快地跑向内院,一边跑一边喊道:“公子,你昨日救的姑娘来给你送早餐了,八层的食盒!”
吓得穆桐差点剑脱了手。
王嫣儿不只是一大早送早点,还会大晚上来与穆桐道晚安。
而在之后的一个来月,穆桐在京城的大街小巷,总会与王嫣儿上演各种不同的“偶遇”。
穆桐记忆里最深的是,有一天她正在和连梓调侃张迎,这时候王嫣儿再再再一次与她“偶遇”了。
那日,王嫣儿远远地看着连梓与穆桐相谈甚还,看在眼中觉得极为刺眼,随即脚步匆匆上前与穆桐招呼道:“莫少侠,真是有缘,我们又遇面了。”
她瞥了眼一旁的连梓,特意又向穆桐问道:“昨日少侠与友人痛饮了一番,所以将粥换成了桂花南瓜糯米粥,不知可合您的口味?”
穆桐无奈的看着王嫣儿,“多谢王姑娘,很是合意,但是姑娘真的无需为在下每日准备早点,在下实在是受之有愧。”
王嫣儿挂着笑容,神情未变,并未回答穆桐,好似方才并没有听见穆桐方才的话语。
她转而上前与连梓说道:“姐姐便是连梓姑娘吧,我曾听说过您,之前我还未遇上少游的那些日子里,真的是劳烦您的照料了。”整个仪态做得那叫一个温婉大方,极有正室风范。
穆桐只得连忙向连梓一揖,眼尾微扬,笑言道:“之前承蒙连小姐照拂,之后也还望莫要嫌弃。”
连梓倚在木栏上,并没有理会王嫣儿方才的言语,而是对穆桐回道:“少游皎如玉树临风前,哪位女子还会嫌弃你不成?”
如此才没让气氛变得尴尬。
真是往事不堪回首。
穆桐站在一旁,看着朱和裕说得神采飞扬,终于等着了他用一句“……少侠郎心终如铁、小姐柔肠皆寸断”将故事结了尾。
穆桐为朱和裕已经空了的茶杯中又沏满温茶,一边将茶端与他一边说道:“朱大说书先生,喝点茶润润嗓吧”
随后见他接过了茶杯,才向颜仪、宋温等人无奈道:“和裕讲的大家随意听听就好,自己交的损友,也就只得认了。”
朱和裕将茶一饮而言,穆桐见状又为他添上了一杯,随口问道:“还未听你提起过,你是何时拜了一位老师?不知是哪位大儒?”
朱和裕接过茶的手不由一滞,偏头惊讶的问向穆桐:“我竟未与你说过?”
作者有话要说: 永远活在别人口中的男主
我反思,本来是打算用两章就阶段性搞定王嫣儿的,但高估了自己……
☆、第十六章
穆桐缓缓地摇了摇头,默默的盯着朱和裕。这人在这几个月同自己说过清卿楼新来的舞娘、寄来过京城现流行的词曲、抱怨过所看书籍太过枯涩难懂……但确实没说过他拜了一位老师。
“哎呀,都是我不小心忙昏了头。”朱和裕回想片刻后,发现好像的确是忘了与穆桐说,尴尬地摸了摸鼻,不好意思的朝穆桐笑了一笑。
他无辜的看着穆桐,“我一直以为已经与你说过了。”
朱和裕忘了与她说,穆桐心中并未太过在意,觉得也不过是小事一桩,。但她多少还是有些好奇,“无碍,但是不知你是拜入了哪位先生门下?”
“得周知朝大人引荐,有幸拜入了青竹居士白佑廷老师门下。”朱和裕喜滋滋的回答道。
穆桐眉尾微挑,目露几分惊讶。
白佑廷先生可是当代大儒,他对《春秋》与《周礼》的训/诫,可谓是当世一绝,所编的《诸子策》惊艳绝绝,极受世人推崇,曾引得洛阳纸贵。他的弟子无不是惊才艳艳,没想到和裕居然是拜在了他的门下,这还真是件大喜事。
“居然是大儒白佑廷,真是恭喜,不过周知朝大人引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