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朵朵开_作者:晚来风徐(160)

  苏嬷嬷假意道:“不敢当,不过是一点儿小小的算计。”

  “那么嬷嬷打算怎么做?”

  苏嬷嬷犹豫的看着顾知远:“我也不知合适不合适……”

  顾知远保证:“我又不会去向二哥告密,嬷嬷但说无妨。”

  苏嬷嬷不是不信,但她就是咬紧牙关,无论如何也不肯开金口。

  顾知远只得猜,道:“我明白嬷嬷的心思,是觉得受人之托,不好推辞,可嬷嬷又不愿意沾手,可否?”

  苏嬷嬷为难的点头,道:“我倒并非是想推辞,只是这事吧,毕竟二爷和二奶奶小夫妻之间的事,我一个老婆子,一辈子孤家寡人一个,纵然不懂这夫妻间的各种道道儿,但也明白这事不宜外人插手。”

  顾知远赞同道:“嬷嬷言之有理。”

  苏嬷嬷:“……”他还真不上道儿啊。

  见顾知远果然没有兜搭此事的意思,苏嬷嬷试探他道:“这些日子,我也听说了些流言蜚语,据说当初迎娶二奶奶的是四爷?”

  顾知远断然道:“是我替二哥迎娶的二嫂。”

  苏嬷嬷假装明白了,刺顾知远道:“呵呵,我还以为是四爷……果然这谣言听不得。”

  顾知远眯了眯眼,道:“当初我和嬷嬷所说,句句皆是肺腑之言,请嬷嬷教导姜氏,不过是悯她被金银所囿,揣着报恩的执念,趟了这浑水罢了。”

  苏嬷嬷点头,道:“这水浑不浑,我不清楚,不过这二位确实不似寻常夫妻。”

  她摇了摇头,感慨的道:“二奶奶的心思既简单明了,可又不好猜。”

  顾知远不接这话碴。

  包括苏嬷嬷说的,包括姜知甜怎么想的,他都明白。就如当初他反对这婚事,可这嫁娶照旧完成了一样,他有诸多不得已,姜知甜的不得已只会比他还多。

  不说有顾歧的钱财所诱,更有救治方正之恩,就说姜知甜自己,倘若不嫁顾知慕,怕是只能是张愉之流。

  两相比较,傻瓜也知道该选顾知慕。

  姜知甜并不是什么野心勃勃的巾帼英雄,这话并无贬义,只是顾知远明白姜知甜就是个寻常的女子,既已嫁进顾家,但凡顾知慕肯善待于她,她必百倍偿之。

  从前的顾知慕犯糊涂,姜知甜虽伤心,可因为善良却能理解,如今顾知慕翻然悔悟,她不接这梁鸿案才怪。

  至于说她此时的犹豫和摇摆,也是人之本性。

  人生于世,先要自己活着,才能以己推人。

  连先贤都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人有私心一点儿都不奇怪。

  姜知甜也一样,假如她是个没脑子的女人,昏昏噩噩嫁了,甭管顾知慕如何,她都一辈子把自己当成顾家人,死了也是顾家鬼,除了有些愤怨,照样能过一辈子。

  可假如姜知甜是个有想法的人,她必定要担忧顾知慕发达之后会如何待她。

  旁人,顾知远或许不知道,但姜知甜,他多少还是有点儿了解的,因出身所限,她对于感情一事十分吝啬和凉薄。

  不是她不善良,而是她习惯了计较和权衡。

  就比如她和继母张氏,一方面恨她苛待,可另一方面又念着她替姜若生下幼女姜知慧,且又把姜知甜养到这么大。

  她和张氏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感情。

  既不会弃她们于不顾,但也从不肯管她叫一声“娘”。

  所以顾知慕此时的态度不重要,姜知甜首先要权衡的是她这段感情付出的值不值得。

  顾知慕对苏嬷嬷道:“嬷嬷也不必彷徨犹疑,只同二嫂带句话吧,就说世易时移,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她要是担心顾知慕始乱终弃,那就一辈子别越自己的界限。现在虽说看似日子清淡,不知何时是个尽头,但总有云开雾散的那一天。

  她要是不担心,那就珍惜当下。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啦,作者专栏求收藏,接档文《泼辣小娘子》、《废帝宠后录》求下预收。

第75章 第三朵(54)

  顾知远当着苏嬷嬷的面,一副不管顾知慕和姜知甜之事的态度,甚至还劝阻苏嬷嬷别多管闲事,可背了苏嬷嬷,他还是动了心思。

  正自沉吟,元胡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