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王妃假意啐了英王妃一口:“每次都让六弟妹抢了话,可真够滑头,净捡姑母爱听的。”
几人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萧纬心底百般不耐烦。上辈子她做太后时,可不喜欢被内外命妇围着哄。
“这是萧姑娘吧,瞧这端庄乖巧的小模样,如今都认不出了。”英王妃主动将话引到萧纬身上,眉眼一如既往的和气。“前些日子,我们家韫哥儿从猎苑回来,对英哥儿赞不绝口,说他隔着棵树都射中靶心了。萧家可真是……今日再看见你,我就更羡慕国公夫人了,怎将两个孩子养得如此好?”
英王妃说话向来面面俱到,这一夸就将一家人全夸了个遍。
等到安王妃、靖王妃再夸,便没那么讨喜,不免有拾人牙慧之嫌。
等到柳妃再夸萧纬时,长公主的脸色便不大好看了。
“萧姑娘一天天见着大了,这模样越来越俊,也不知将来被哪个有福的得了去?”柳妃笑吟吟看着萧纬,脸上的笑容装满腮边两个酒窝。
“姑娘家,还是性子更重要。”梅皇后声音不大。
柳妃却是扬起了嗓子:“萧姑娘一看就是个好的。都说三岁看老,臣妾瞧着真是从头到脚无一不好。”
见众人瞧着她,这才羞涩拿帕子掩住嘴,轻轻咳了两声。
“萧姑娘比起少时,可端庄多了。是吧?”安王妃说完便左右看了看,似寻求另外几人认同。
长公主呵呵一笑:“再皮的姑娘家,见了皇后娘娘,那也得做出端庄淑雅的样子。”
又拐着弯损她。
萧纬实在不愿再待下去,这位老太太简直诚心跟她过不去。
“启禀皇后,皇上请萧姑娘去御书房。”大敞的槅扇门外,一个青衣小太监躬身行礼。
听到这一声,萧纬如蒙大赦,目光热切投向传话的内侍。
“可知是为什么事?”梅皇后瞟了萧纬一眼,她还没怎么训话呢。
内侍将头埋进领口:“这个不知。”
“那你领着萧姑娘去吧。”
萧纬再度行了跪礼,转身跟着内侍往御书房去。从荣华宫到御书房,路上要经过接连五座水阁,还有一座小宫殿。
这便是前世的千韵宫。萧纬行在水桥时略看了几眼。这一世不会再有周韵音这个名字了。
她边走边琢磨,方才在荣华宫的那些人,各有各的花花肠子。
英王妃深谙说话之道,总是背后赞人,几乎无人说她不好。就连皇后娘娘,对另外几位王妃防备得很,却也喜欢亲近英王妃。
除了长公主,其他几家还不敢和萧家撕破脸。说到底,只要这些人安分,萧家也没什么仇人。
所以,以后只要盯好长公主府,别让她闹出什么幺蛾子就行。
“姑娘请进,皇上在里头。”
萧纬猛然回过神,抬起头,御书房除了平帝,还有一位大臣。她不紧不慢跨过门槛。
“阿软,快来。李大人等着问话呢。”平帝笑眯眯招手。
萧纬蹲身行了福礼。
“你这丫头,又私自带兵,朕本来说要教训你,没想到你这次抓捕逃犯倒立功了。听说,你碰上那个大逆罪犯,不仅动起手,家将里头还死了两个人?”平帝一脸好奇盯着她。
“皇上,阿软不过是碰巧。况且并未能将他缉拿,也算不得立功。”
“嘿,你倒谦虚。”平帝伸出一根食指,指着萧纬直乐。
刑部尚书今日刚好阅过潼城急递来的卷宗,对田绝的罪行很是上心。“萧姑娘,这名犯人在潼城犯下弑父重罪,此乃不少人亲眼所见。此人身手不凡,若到处逃窜杀人,那各道各州都危险。如今只有姑娘同他交过手,本官冒昧问一句,姑娘以为,捉拿此人的希望有几分?”
李大人指着那张通缉海报,一脸焦急。
萧纬盯着画像没做声。
照她以为,根本毫无捉拿可能。且不说那人武功极高,就是这画像也很难和真人对上。真正的田绝,并无画上的凶恶之气,而且,他若剃掉胡子,这画像也便白费了。
“大人,小女也不知抓捕有几分希望。不过,我观这个田绝,并不像大奸大恶之徒。您可知,这弑父背后有否隐情?”
李大人愣了愣,看看萧纬,又看看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