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贵女_作者:风飞凤(233)

2018-12-31 风飞凤 种田文

  在赵立的长子进监狱的那一天,石卫村的人便撤离了县衙大门口,收拾了行装,送儿子上路,他们先祖是军户,本来就容易接受这样的命运,何况,石振宗的父亲,并没有死,还有书信过来,已经是个小武官了。

  他们练武,就是为了当兵,为了给父老乡搏得利益,牺牲总是免不了的,石卫村的人,特别心齐,就是一旦出了一个有成就的,全村人都能享受到那个福利。

  文瑾也去送石振宗了,这个没心肝的,面对母亲一脸的眼泪,竟然这么安慰:“娘,你放心,儿子一定好好打仗,给你挣个诰命回来。”

  有几个母亲,养儿子是为了挣诰命的?这话让石大婶眼泪更多。

  文瑾悄悄扯了一把石振宗,不愿意让他继续说下去。

  石大娘在小儿的搀扶下,哭得昏天黑地,石振宗却扯着文瑾,和她说起了悄悄话:“弟弟还小,娘身体也没以前好,我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还请您照顾一下他们。”

  这还算一句有良心的话,不想文瑾却眼睛一瞪:“别给我说这个,我不管,你要是有心,无论如何保住自己的命,将来战争过去,回家养活母亲弟弟。”

  石振宗低下头,他何尝不想活着回来?

  “你不许冒险。”

  “嗯!”石振宗想了想,最后问了一句:“要是沈隽不来了,你能嫁给我不?”

  文瑾一时语塞,她想摇头,但却害怕这个二杆子,心灰意冷,不把生命当回事。

  见文瑾梗着脖子,既不点头,也不摇头,石振宗也猜不透她什么意思,最后只能存着一丝侥幸:“沈隽是个贵人,是个咱们无法攀到的贵人,你不会想着他吧?”

  文瑾更是无语。石振宗黯然,毅然转身,大踏步走了。

  见石卫村的事情平息了,赵立找到杨光辉:“大人,能不能通融一下,放小儿回家呢?”

  杨光辉看了看赵立:“我这里可以通融,不过,石卫村的人给我交过底,若是在三年内,没有大赦,他们看到令公子,便会痛下杀手的,到时候你可别怪我没讲清楚。”赵立终于领教了山阳流传的一句话:“卫村的人惹不得。”他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啊。

  第一百一十五章 攀亲

  冬天,本来是农村人最清闲的季节,但今年的津河旧道,到处都是整理田地、挖塘积粪的人影,韦家湾的稻田,平均一亩地产量两百四十斤,给了好多人希望,他们以前种荞麦,一亩地才收三四十斤,仅仅比种子多一倍而已。

  现在,韦家湾成了津河旧道人的榜样,他们做什么,马上便有人模仿,韦成岚带领全村人,把稻子秸秆上面浇了猪粪,再压上土,一层一层垒起来,堆成大粪堆,没多久,沿津河旧道的村子外面,到处都是这样的粪堆。

  杨光辉和柳全汉不一样,杨家在朝廷里,小有势力,他到山阳,是来历练的,只要有成绩,不怕不升官,因此,他并没鼠目寸光,忙着刮地皮盘剥百姓,而是派人仔细查访,弄清楚柳全汉的举措。这是个聪明人,见山阳县已经走出了最初的困局,只需要适当扶持,不愁不出成绩,便放开手,甚至催促河沿的人家,尽量栽树防风,同时搞养殖、积粪,改良土壤,也建议他们修建小型的水库,蓄水种稻。

  柳全汉在山阳的几年,算是山阳县发展的最低谷,杨光辉来到这里,已经爬到半坡了,这个阶段,所有的事情基本进入正轨,杨光辉只要不瞎折腾,他哪怕整天躺着睡大觉,也会在三年后,取得好成绩。

  没办法,朝里有人好办事,他的远房堂叔,就在吏部,查阅了柳全汉全部的档案和奏折,才把侄子派来摘桃子。

  文瑾不知道杨光辉有什么背景,但她对这个官儿,多少好有些感激,是的,这个封建社会,哪怕是来摘桃子,能遇到这样一位明白事儿的官员,也算是百姓之福了。

  山阳以前,和水凌也差不多,但山阳就能好好的度过灾荒,水凌却差点酿出民变,朝廷派人来查,知县果然是个贪官,现在,那边也新派了知县,不过,同样新官上任,杨光辉就优哉游哉,那边却愁眉苦脸,就算要学习山阳,还得苦熬两三年,这两三年可怎么过呢?不能总是指望朝廷赈灾吧?

  西疆起了战争,粮食都运那边去了,皇帝就算愿意赈灾,也要有这个实力。

  但水凌的知县,却顺利把三年度了过去,原因就是,好多人逃荒,一去不回头,水凌的荒地,没人耕种,自然长了草,那些留下的,便学着山阳的人,用这些草,喂牛喂羊,然后慢慢休养生息,环境不再恶化,人们这才缓过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