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旋在空中鸟儿,还穿着人的衣裙,还飞扬着一头青丝,弯曲的鸟喙一张,发出响彻山谷的唳声。
也许,她此时是愉快的,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天地,只有现在。
黑夜之中,月如往夕圆。坐在破碎的马车中的男子,想起那夜初见。那个艳若牡丹的女子,隔着远远的灯火,向他举杯。只一笑,便黯淡了漫天的烟花。
今夕是何夕,终归——
对饮成三人。
第十六章终章 最坏的结局
所有的爱与恨,不过都是转瞬即逝的光芒。
南音抱着婴儿飞身下了城楼,落地时竟有些不稳。她看了眼怀中的小人儿。淡蓝色的光温柔地呵护着他,他没有感到一丝震荡。
失去了一半修为着实吃力,南音无法再瞬间移动。时间一点一点在流失,大殿上的人危在旦夕。翻手蓄起一点旋风,却又一咬牙,压了回去。她不能再浪费一点儿法力了,一躬身,干脆化回了狐型,将孩子负在背上朝着盘龙殿奔去。
当年陈郡之叛为救子息,也是这样一身原型,风尘仆仆赶去受伤。如今……
南音突然明白,何为狼狈。曾经漫天业火焚烧树林,残灰抖落在她灰银的皮毛上,那样的她并不狼狈。那时她是原野之神,无论是参天大树,还是草木灰烬,于她都是习以为常的自然,她漠然,因她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后来开国的少年一箭将她射在石上,她无法动弹,那样的她也不曾狼狈。她接受了因缘际会,接受了少年的请求,一切自然而然,何来狼狈。因为自然,所以怡然。而如今,天理自然容不得殿上的男子,因缘际会注定他要死,她不再信奉这自然。她爱他,她恨命,她在爱他与恨命之中挣扎,再不怡然。
此时此刻的南音,如被命运追赶的野兽般奔跑,似逃窜,愤然,凄然,狼狈至极。
赶到盘龙殿时,天边正衔着最后一丝夕阳的甜韵。昏暗与火光之中,层层守卫如土俑般立在门外,龙阶下亦跪满了群臣,殿内一点灯火摇摇欲坠,暗暗道出了内里的凶险。
南音悄然化成人形,步入汉白池,不管不顾地越过匍匐的众人。殿中摇曳的灯光越来越近,在她眼里渐渐聚成暮色中唯一一点。
“停下!”殿门外站着一玄衣男子,两颊凹陷,手执拂尘,“擅闯盘龙殿可是死罪。”
南音认出是崔国师,更欠乏耐心,声音冷冷的,抬脚就要上台阶,“妾身乃相府千金,陛下的未婚妻子。”
“官小姐。”崔国师冷哼一声,手里拂尘一摆,“陛下病危,鄙人为了查明缘由,排问了今日所有在场之人。权衡利弊之下,你可知丞相说了什么?”
南音停下脚步,回首看了眼默然低头的官丞相,又望向居高临下的崔国师。
崔国师向旁招了招手,一队持刀侍卫立马从殿后绕了过来,堵住南音去路,“你不过前朝冷宫的一名废妃,有何资格母仪天下?况且陛下病因不明,你这遗孽首当可疑。”
资格二字,此时在南音耳里最为难听。天边余晖即将褪去,南音再无耐性,“滚开,别耽误我救陛下!”漆黑的瞳孔骤然迸出流窜的彩光,像两团鬼火晕亮了她清异的面孔。
傍晚之际,一点点光彩就十分显眼。崔国师目光一凛,退后一步,“你不是人。”复一抬手,阶下卫兵又多了一倍。
池中群臣皆是一惊。南音嗤了一声,“你知道我是什么。”
崔国师撇开目光,声音波澜不惊,“区区狐妖,鄙人虽修为有限,但还不至畏惧。”
南音眉头一皱,眼神愈发的冷,“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崔国师嘴角提起,侧首低低看向南音,“鄙人自有分寸。”声音一扬,“守林兵听命,拿下这妖孽,万不可叫它伤了陛下。”
卫兵得令,毫不犹豫挥刀砍来。南音随手拂倒一片。一阵声音如从虚空传出,清凛幽幻,对着四下说道,“吾乃大殷护国神狐,识相的速速避开。”
群臣又是一惊。崔国师笑了笑,开口定住即将动摇的人心,“契约神明不可伤人,你这般随意打伤,证明你是妖孽。”众人又开始面面相觑。
南音目光沉了下来,冷冷道,“我若没记错,你是前皇后的人。哼,不过和大司马一样,各为其主,又擅作主张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