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拆迁本来是挺好的事,怎么家里人都闹成了这个样子?听说后面那条胡同头院的一大家子现在也是吵得不亦乐乎,整个院子都是他们家的,那么多的房按理说怎么都好分。但这一拆迁,本来关系不错的兄弟姐妹都打了起来,现在谁都不理谁了。”父亲说着又拿自己做例子:“您让两孩子学学我家这几个兄弟姐妹,哥弟妹四个人,他们三个都不要这拆迁款。都说自己有房过得也还好,就不跟我这当哥哥的争拆迁款了。我家跟您家不一样,我家这是公租房,拆迁款给的也不多。房本承租人上写着的是我们四个兄妹的名字,但是他们谁也不争不抢。”
“是你们家家风好,都知道互相谦让。我记得你们老爷子是很讲礼数的人,小时候管你们管得可严了。不像我太溺爱孩子,现在自己吃这苦果。”王奶奶说着又叹了口气。
“总有解决的办法,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您也别太往心里去。我这虽然生活也不容易,但过去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感觉亏欠父母,也亏欠妹妹和弟弟。很多年家里发生大大小小的事,都是他们在抗着。我是想着把拆迁款分他们一些,也算是对他们的补偿,但是他们执意不要。”父亲跟王奶奶又多聊了些家事。
正说着,王奶奶的老伴儿在院里喊她,她边应着边和父亲说:“真不好意思这么晚又打扰你们,刚才心里确实堵得慌,又不敢当着老伴儿哭。老伴儿心重,最看不得我难受,他身子又不好,我怕让他看到我这个样子更不舒服。我得回去了,免得他着急。”说着,王奶奶起身往外走,我急忙上前搀扶王奶奶出门将她送回了屋。
.
第8章 岁月静好的期待
生活环境即将有大的改善,我的人生也将开启新的里程碑。对于我而言,这一天是不平凡的一天,结束了学业入职一家出版社。但是,父母并没有因此更加高兴一些。
“之前跟你讲得很清楚,对于一个女孩子还是选择体制内的单位好,怎么就是不听话呢?”父亲手里拿着我的合同书不悦地说。
“体制内的单位死气沉沉,除了收入稳定还有什么稀罕的。我不想进去整天端茶倒水看报,那不是我的理想工作状态,我不想一入职就看到自己退休的样子。”我亦是愤愤地说。
“你这孩子主意就是大,有句话叫老人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多,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多,听父母的话不会吃亏。”我越是回应,父亲越是生气。
“我的很同学都没有选择体制内的单位工作,有些学哥学姐在机关或是事业单位工作两年也辞职了。我们都还年轻,需要更多成长和学习的机会,拿着死工资的人们虽然稳定,荒废的是自己的青春和岁月,这不是我们想要的。\" 我始终坚信自己的想法是对的。“我们和您一样不怕吃苦,但是我们想生活得更有意义和价值。”
“自古以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在论的。什么道理你都要反着来,越大越不让人省心了。”父亲又开始教训我了。“你看你唐叔虽然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忙得整天连家都顾不上,多赚点钱又有什么用。你王叔跟我一样安安稳稳在机关呆一辈子不都挺好吗,不大富大贵,但日子过得踏实不至过于操劳。你是一个女孩子,以后找个疼你的人结婚,生活过得安稳就好,不需要去社会打拼。”
“我不会让自己的命运掌握在别人的手上,我不会依赖别人过上幸福的生活,那不是我想要的。”说完,我也不再和父亲争辩,转身出门去西单买了身职业装。
这两天胡同里多了些推着三轮车收破烂的人,大概是听到了拆迁的风声。似乎他们也各有分工,有固定的人负责相应的院子。还有一些喜欢文玩杂项的人到各院四处溜达,兴许能捡漏搜罗些好东西。我家门外堆杂物的桌子被一个喜欢文玩的人看上了,说是旧式的桌子有些年头,讨价还价给了一百拿走了。
家家户户开始收拾东西,动作快的已经和拆迁办签好合同走人了。最近,邻居们走动的也更多了,多是互相道别。西屋女人一家也要搬走了,老太太许久没有出屋。这一天看到北屋大妈出来在水龙头前淘米,出了屋拄着拐杖过来搭讪。“您真是勤快人,在屋里就看您老是进进出出忙活着,哪像六十多岁的人,这身子骨真好。”老太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