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呆子清游记_作者:无风无晴(46)

2018-07-27 无风无晴 清穿

  五月雨水很少,六月的雨就下得多了,凉爽很多。北京的雨一旦下起来,总和要一次性下完一样,噼里啪啦真和下豆子一样,笔直地砸到地上。但是凉意是立刻就袭来了,非常舒服,两层纱袍穿身上刚刚好。入暮的时候雨也停了,只是积水还没有退去,条石地上积了很多水,青砖地则湿滑难行。不过一场急雨不仅扫去了白日的干热,也把树木上的灰尘全部洗去,油亮的绿叶呈现出墨绿的丝缎般的光泽。芍药花是被雨水打了,好在丫头仆妇们一下雨就把它们搬到了廊下,也没变得满地狼藉。

  我站在廊下,看月亮从云彩慢慢爬出来。小时候唱那个“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觉得此时的云彩真当的上用白莲花来形容。

  想起小时候在乡下老家,家家户户电视开那么大的声音,但是也没有人看,一群娃娃们从你家蹿到他家,或者去摘个树上的桃子洗洗就吃,或者男孩子们一群人跑去稻田里捉黄鳝,而屋后的竹林和池塘里是没有人去的,虽然那么好的月光,那么好的水面,那么清风徐来的竹林。竹林暗了些是真的,而池塘,则是从老一辈就开始,传言有什么水鬼拖人下河。不过真是有个很漂亮聪明的女孩子在池塘里淹死,而池塘中那个小岛也实在荒无人烟。不过我想,那所谓的水怪也不过是大块头的水獭罢了。

  莹白的月光,银色的芦苇随风招摇。

  那个遥远的家乡。

  赵致礼家不在常州府城。我曾经问过他是否住在青果巷,因为我记得后来我很敬佩的赵元任先生的家就在青果巷。说起来,青果巷上住的几乎都是常州的名门望族呢。他说他那一族有住在那里的,而他们家则是住在江南一等一的大关浒塾关附近,看来离我家还是有点儿距离。

  不过现在说这些也实在没什么意义。当年我们村中的老者回忆,我们并不是常州武进的土著,而是从别处迁来。三百年前的“今天”,谁知道我那祖先在哪里?现在从血缘上来说,“我”也不是什么江南人,纽祜禄氏的这一支,有着大名鼎鼎的清朝开国功臣额益都,有着辅政大臣遏庇隆,不过只是同族而已。再谈江南风物又有什么用?我想我搞不好一辈子都得在北京城呆着了,若是有福气,胤禛带我去一趟热河,就是万幸。就算将来乾隆下江南,也不会带他那些太后太妃去吧?

  像赵致礼,至今想起他来,我还觉得歉疚。

  ――――――――――――――――――――――

  抛开思绪转身想进屋,有点儿冷。想有什么用。现实是现实,赵致礼的事情只能是过去。

  晴雪小声提醒我,“小姐,主子来了。”

  转头才发现胤禛正站在不远处,似乎已经站了一会儿,我愣怔了一秒,蹲身肃了一肃,“禛贝勒。”

  他只穿了一件蓝灰地纱袍,没有束腰带也没有穿马甲,应该刚剃了头,很是神清气爽,一边往里走一边说,“进来吧,在外面傻站半天,小心着凉。”说完走过我身边时,牵起我的手,“你看看,真凉。”

  胤禛的手心有点儿热,还有点儿汗,紧紧地攥着,我也不可能挣脱开。我定了定神笑着说,“从小就是这个毛病,冬天手脚都冰凉的,现在夏天就算好的了。”

  他瞥了一眼脚下,站住了,“你居然没穿袜子!”

  我把脚朝袍子底下挪了挪,“刚刚热,没人在,没高兴穿。”汗,没人来我当然衣冠不整了。

  他不由分说,把我拽到炕上坐下,“袜子呢?自己知道手脚冰凉,还不穿袜子,真是胡闹!”

  晴雪木着脸把白布袜子递给我。

  我拿过来赶紧要套上,却被他抢了过去,“我替你穿。”

  我下意识地把脚缩回去,“不要。”

  他加重语气说,“脚伸出来。”

  我无奈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他放缓口气说,“不穿要着凉的。”

  我瞪了他一眼,是我不要穿吗,你抢了我的袜子我怎么穿!

  但没办法,还是把脚伸了出去。看来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估计今天晚上,我是

  逃不掉了。穿袜子就穿袜子吧。你乐意伺候人,我乐意被伺候。

  我忘了告诉他一件事,我非常非常的怕痒。

  他的手刚刚碰到我脚背下面一点的地方,我就忍不住笑了起来,“禛贝勒我自己来吧,不行不行。”脚就忍不住要挣脱,差点儿就要踢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