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索_作者:三斋(250)

2018-07-20 三斋

  又过了一会儿,马车开始驶动,行出好长一段路后,秋儿才如释重负般拿开捂在我嘴上的手。

  我问坐在我面前的姐姐,我们是不是已经到了那个很难进去的地方?

  那个姐姐说,是的。

  好奇心起,我想掀开帘子去瞧,可两个姐姐加上秋儿,三人都不允我动作,秋儿让我乖乖坐着,不要出声。

  ☆、东躲西藏

  不知道过了多久,马车再次停下,我立即闭上嘴,想着秋儿又该来捂着我了,出乎意料的是,这回她却没有任何动作。

  两位姐姐先后下了马车,我被秋儿抱了下去。

  举目一望,此处并无高门矗立,门口也无石狮镇守,唯有两个哥哥分立两边,恭敬垂首,看上去并非难进之地,正狐疑,不及好生打量,便被秋儿牵着走了进去。

  秋儿说,此处是姨母寝居。

  居所一隅有花拱假山之景,我正瞧得入神,忽闻有人唤我名字。我回首一顾,却是一位和娘亲模样相似的大娘朝我走来。

  大娘衣着华丽,髻别珠簪如许,身上香气盈人。

  秋儿说,这位便是我的姨母。

  我低低唤了一声姨母,她闻之泣不成声。

  我和秋儿就此住下,姨母对我甚是疼爱,照料也极为周到,只是不允我出这个院子,并让我改口,与一众哥哥姐姐一样,唤她娘娘。

  姨母的居所危险重重,哥哥姐姐们常常会让我和秋儿藏入柜里,有时藏上片刻,很快就能出来,而有时却要藏上一夜,直至天亮方能见光。我甚感憋闷,又因思念父母,许多时候吵嚷着要出去找爹爹娘亲,可姨母说他们已经不在京城,去了遥远之地,我却是不信,偶几次哭哑了嗓子要离开,但所有人都拦着我,我去找秋儿,希望秋儿能偷偷带我出去,可是,连她也拦着我。我像是住进了一只笼子,活动范围仅限于寸尺之地。天日如井,井之深,不知其几。

  好些日子后,我和这里的哥哥姐姐已然熟热,唯一令我愁眉之事,便是他们一如既往不允我走出去半步,而堆放杂物的皂房,俨然成了我和秋儿的第二居处,里面一方老旧柜,便是第二张床。

  私底下,我不止一次地在秋儿面前表达不喜之感,亦委婉地暗示回府之意,秋儿皆无一例外地视若罔闻,不管我怎么哭怎么闹,秋儿始终无动于衷,心比山坚。

  不过,纵然我再想离开,也不敢在姨母面前显露,只因以前我每每有意无意地提起,姨母都会搂了我哭上好一阵,到后来,我再不敢叨言半句。

  突然有一日,姨母告诉我,可以出去了,我高兴坏了。

  姨母说,出去之前,要把我装在一个箱子里,让我不能吱声,问我能否做到?那个时候,只要能出去,莫说别出声,让我憋气儿都行。

  秋儿抱我在箱子里躺下,想着马上就能回府,可以见到爹娘,可以去找临渊哥哥,在箱子里闷的不管有多么难受,我始终记着姨母的话,不但未吱一声,连咳嗽都生生憋住。

  颠了良久,箱子终于打开,我立马坐了起来,环伺一周,的确已经离开姨母居所,可是却进了另外一处院落。

  姨母告诉我,今后,这里便是我们的居所。

  我伤心极了,在箱子里胡乱蹬着,哭着喊着要回府,找爹爹,找娘亲,死活不愿待在这里。

  姨母又哭了。

  秋儿把我抱了出来。

  我问她,为什么我们不回去?她却不回答我,只说这里也有许多人陪我玩。我不要,我想回去,就算小黑狗在我面前大声吠叫,我都不怕。

  姨母说,只要我肯听话,一定会带我出去,我虽不信,到底不再闹了。

  新居甚是简陋,几乎算得上光秃秃,内里无似锦繁花,亦无假山小泉,唯有一颗一人来高的歪脖枣树,坠满了酸涩的青枣,相较之下,我倒更宁愿住在从前的居所,至少那里可见芙蓉引蝶之景。

  慢慢地,姨母开始教我读书识字,教我弹琴作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在一方小院里待了整整四年,从未走出大门半步。

  后来我才知道,所谓难进之地,并非姨母居所,而是皇宫。

  迁居前后之所,皆不过是偌大皇宫里弹丸之地。

  我的姨母,亦不过是后宫妃嫔之一。四年前,为将我藏在这明争暗斗的深宫之中而不被人发觉,遂与皇帝请旨,搬来地处僻角的废院。请旨理由,诵渡殷府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