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瞬间,他将唇贴上了李凤宁的唇。
光,光天化日,这,这……
就在军士心内天人jiāo战要不要大声提醒他们该启程的时候,多西珲居然突然放开手后退开来。然后半点jiāo代也没有,就这么gān脆利落地朝他的马车大步走去。
“启程了,还呆在这里做什么?”
还是李凤宁的声音唤回了军士的神智。
“啊,是,是。”军士嘴里胡乱应着,一边招呼着众人准备启程,一边向马车跑去。
临走之前,她乘着向李凤宁行礼告辞的机会又看了她一眼。
李凤宁一扫来时那副乌云罩顶的模样。
她眼神明亮,一副决心已定,扬起斗志的模样。
难道……就因为王子刚才说的话?
军士心里一瑟,仿佛窥见了什么她不该知道的东西似的,低头行礼之后,匆匆忙忙而去。
卷二:束发及冠
第41章 转章
马奴的使节自六十年前战败之时起,便年年来朝岁岁来见。虽然每回都能闹些新花样出来,可哪回也没今年这般离谱。
居然塞了个男人过来。
这个男人虽不是汗王亲生子,好坏也顶了王子的头衔。可京里一gān富贵人家怕他更甚过边境铁骑,一家一户的都蛰缩起来,直到他被赐去凉州韩王那里才终于松了口气。
事qíng到这里还不算完。
王子的车驾还没到凉州地界韩王府就办起了喜筵。宣旨的天使不止没能把赐婚的旨意送出去,还带回了韩王的请罪折。折中说因凉州偏远才误了禀报的时机,但韩王君人都已进门,所以韩王宁愿受罚也没有退婚再娶的道理。
而远在安阳的圣人似乎再也找不到别的人选,一道不温不火的斥责下去后,又派人安抚王子,只让“安心等待”。
安阳和凉州两头都慢慢吞吞,只闹得王子进不得也退不得。在肃州这种荒山野岭的地方从五月底耗到了六月中,最后熬不住病了才上折子,道是“无颜再留,乞还故乡”。
圣人在旨意中温言抚慰了几句后,允其“暂归”故里小住并安心待嫁,还赐了锦叶盐矿三成的产出作为“添妆”。
至此,这个人见人怕的王子才算是淡出了赤月臣民,特别是安阳贵介的视线。而在经过一个安宁的夏天之后,chūn天的扰攘渐渐被抛诸脑后,安阳高高的城墙里又飘dàng起一股迥异平常的气氛。
秋闱要开始了。
安阳的科举考试乃是三年一次,因每次都在chūn天而称为为“chūn闱”。长宁十二年的chūn闱因考题泄露,不仅致使多位官员下狱问责,也使泰半的题卷成了废纸。圣人为安抚学子之心,于去冬案结后下旨再开一科。这回因不是常例,礼部便将日子选在了秋天。
在十二年chūn闱时被牵连的学子自然不会放弃机会,原预备着十五年chūn闱的也不妨当成试演,前前后后加起来预备参加秋闱的人数竟是比chūn闱也不遑多让。最高兴的当属旅店的老板,而六部官员里也摩拳擦掌着,就连普通百姓也都伸长了脖子盼着。要知道能进京考试的都是秀才,能看个新鲜也是很不错的。如果品貌端正又没娶夫郎的,那就更加不错了。
于是,转眼间就到了秋闱的首日,长宁二十年七月十五日。
第42章 偶遇
七月半。
初秋时节早晚虽然凉风习习,可日头下还是能把人晒得额头冒汗。向来形色匆匆的正阳大街上此刻聚众成堆,人人都朝着一个方向看。
一道深色的木头栅栏与成排的巡城兵马司兵士,将围观的众人拦在外头。她们身后是一片宽阔的场地,约有十来个人同时在那里张弓she箭。
先搜身再关进小屋里两夜一日的考试寻常人见不到,部试之前的六艺考却是人人都能看的。而礼、乐、she、御、书、数里,礼乐太过繁杂,书数又靠动笔。所以每逢科考,she试和御试当日都会特别热闹。
长宁二十年恩科的秋闱当然也是一样。日头刚刚升起便有人往正阳大街的太学靶场这里聚拢过来,到的晚了只能听见人群一时哗然一时叹息。
正阳大街被太学占了一大半的地面,余下的地方就是一排临街的铺子。这里头门面最大的,是一间仁济药铺。药铺里稀稀落落几个客人,门口的学徒一边漫不经心地扫着地,一边忍不住眼珠子朝太学那边飘。
“胡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