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姐_作者:糖拌饭(46)

  而此刻,李月姐却侧着脸探究的看着自己阿奶。

  原来,阿奶这大晚上的来找她,却是要为她做主,不可否认,这个时候,她的心有一些暖意,不管前世如何,至少阿奶这一刻是实实在在的站在自己这一边,为自己出头的。

  这多少让她感到自己还是阿奶的孙女。

  镇里是藏不住事的,晚饭时刻发生的时候,在郑屠押着那人下山就传偏了整个柳洼镇。

  “那李婶子想要怎么样?”郑屠问。

  “两个要求,第一,那花媒婆的外甥必须赶出柳洼镇,遣返通州。第二,要追究花媒婆管教不利之责。”李婆子第一第二说的十分清晰。

  郑屠沉呤,这显然是得罪人的活计。

  “这两点要求不算过份,别说那花媒婆的外甥本就不是咱们柳洼镇的人,就算是,做出这样的事qíng,也不能随便了了,而花媒婆在这件事上本就是管教不利,这个责问的应当。”这时,一边的郑老太道。

  郑老太发话了,郑屠自是没有二话,心里嘀咕着,别看李婆子不待见这老大一家子,可真出了事,那份护犊之心一点也不少啊。

  于是便带着郑铁柱郑典这两个目击证人,然后又同李婆子李月姐一起去找村老和镇总甲。

  第二十四章 继续前进

  郑家,李家同时出面,还有之前花媒婆外甥被打落下的口供,这可算是铁证如山,再加上这段时间,因为码头上的利益问题,发生了几起争斗,镇总甲正头痛呢,这会儿便跟村老琢磨着,正好借着花媒婆外甥这事杀一警百,好好整顿冶安,于是,几乎没有多话便痛快的应承下来。

  得到了满意的答复,李婆子才带着李月姐回家。

  “阿奶,那我回去了。”到了东屋门口,李月姐冲着李婆子挥手,阿奶不准她进东屋的。

  “嗯,这灯提着,照着点路。”李婆子声音依然冷冷的。

  “好。”李月姐也不多话,接过那盏气死风灯,就离开了,因为顺路,郑二伯便送李月姐一程。

  到了山腰糙屋边上,李月姐回头看了看山下不无远处的李家大屋,就见那高高的门楼边上,黑呼呼的立着一个身影,门楼上还摆着一盏气死风灯。

  “你阿奶不放心你,在那门楼上看着呢。”郑屠咧着嘴大声的道。

  “嗯。”李月姐重重点头,前世的经历,重生后的重担,既便是李月姐一直坚信自己会做的很好,但有时仍觉得这压力很沉,压得她不敢松一口气,怕一松气,那后劲就提不起来了。

  可如今,李家大屋那门楼上的身影和气死风灯的光亮让她知道,让她的心里多少感觉有些温暖,当然,这个时候李月姐的心理感觉是很复杂的,前世阿奶的冷漠,今世的温qíng,倒底哪一个是真切的阿奶?

  “郑二伯,我到了,谢谢你,您快回去吧,这天气冷的很。”到了糙屋门口,李月姐搓着手感谢郑二伯。

  “好,那我回去了,你晚上注意点,有啥不对的就大叫。”郑屠叮嘱了句,然后便转身下山。

  看着郑二伯离开,李月姐并没有马上进屋,而是叫了李墨易,将手里提着的气死风灯挂在自家阿爹坟头的招魂幡那杆子顶上,还摇了摇,看着那晃动的灯光,这是在跟阿奶打招呼,自己安全到家了。

  果然,没一会儿,李家大屋门楼上那灯就灭了。

  而村老和镇总甲做事也是雷厉风行的。

  第二天,就传了花媒婆和他那外甥,有李家和郑家作证,再加上那花媒婆自己外孙的供词,花媒婆想抵赖也不成,最后花媒婆的外甥被打了十板子遣返通州老家,而花媒婆也被当众责问,并记录在族事录里面,这有了记录,那以后任花媒婆再舌灿莲花,那也是抹不掉的。

  而花媒婆这回被落了脸面,整整十来天不好意思出门,没了她在那里搅风搅雨,柳洼镇码头上的生意有序多了,扛包有扛包的一伙,拉纤有拉纤的一帮,房牙,人牙等,各自划归势力范围,井水不犯河水的,全没有了前段时间的混乱。

  村老和镇总甲们总算松了口气。

  李月姐这几天先是带着银钱一家一家的还债,随后想着墨易以后的路子,便又买了些礼物去看了阿爹生前的几个同窗,一是尽晚辈之礼,二也是维持着关系,以后有什么事好开口。

  办完了这些,李月姐就一门心思的放在了豆腐生意上。那田婆子说的浆果,李月姐已经在灵水寺的后山找到了,这种果子,山里挺常见的,小时候李月姐还采回家吃过,没有别的,就是酸的不行,一些怀着身子的妇人嘴里实在馋的不行的时候喜欢放两个,一般的人可吃不消那股子酸劲,可没想到一经以酵后,那汁液除了本来的酸,还带着一种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