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_作者:卫风(169)

2017-08-21 卫风

  这话仿佛意有所指,不过说的人听的人都似乎没放在心上,只是呵呵一笑。又林借着害羞,就从屋里躲出来了。

  似乎从她上次生辰一过,人人见了她都要提起婚事来,仿佛一个不小心,她就要嫁不出去成了滞销货似的。

  又林呼出一口胸中闷气,转身去看玉林。

  玉林正坐在窗子下,盘着腿在那儿做针线。她的神qíng异常认真,又林走过去她也没察觉。

  又林探头,看见她在绣的是个寿桃,颜色均匀,过渡自然,这女红功夫可真练的不赖。又林当年象她这么大的时候,可没她这份儿耐心和定力。就算是现在,让她踏踏实实做半天针线一动不动,也实在难为她。

  “咦?姐姐来啦?”

  “来瞧瞧你做什么呢。”

  玉林连忙放下针线,招呼郭妈妈来倒茶。又林说:“不用忙,刚刚才在祖母那儿吃过茶。这是绣的什么?”

  “鞋面儿。”玉林小声说:“祖母的寿辰也快到了,我想拿这个当寿礼,姐姐你看合适吗?”

  “挺合适的。”又林由衷地说:“寿桃的寓意好,你这绣活儿也很拿得出手了。”

  “是郭妈妈手把手教着我弄的,我也就绣个鞋面儿,鞋底鞋帮那些还是靠别人来做。”

  郭妈妈也是李老太太身边儿使了很久的老人了,她熟知李老太太的脾xing爱好,既然由她指导着,那这份儿礼就算不太出彩,也会合李老太太的心意。

  “姐姐打算送祖母什么?”

  小丫头挺灵jīng的,还知道多打听比较。

  四奶奶原来说要替又林预备的,又林说要自己动手预备。她也不是小孩子了——这些礼节人qíng上头的事,自己多历练总是好的。反正这是在自己家,做得不妥了,有人指点,可以改正。将来要是自己过日子了,出了什么差错,可再没人能指点——也很难有改正的机会了。

  她也压低声音说:“我想做一个屏风,快做好了。等成了,先让你看看。”

  姐妹两人相视而笑,带着共同分享了一个小秘密的喜悦和亲热。

  第九十七章拜寿

  李老太太寿辰前十几日,家里就忙碌起来了,上上下下好一通洒扫,门窗柱子还重新上油上漆。栽在大缸里的万年青,每片叶子都有人仔细擦拭过,油绿绿的闪闪发亮。天气已经入冬,满目萧瑟,这些万年青却还jīng神抖擞,给院子凭添了几分生气。

  又林和妹子说得确实都是实话,她准备的寿礼是个小桌屏。屏风一共四扇,连框高一尺六寸,十分jīng致小巧,四扇上头的画分别是松竹梅石四友,都是又林自己画的。虽然画的不算是顶好,难得的一片心意。按着尺寸先打了底子,画了差不多半月的功夫,再加上裱糊、做框子底座的功夫,时间卡得正正好,恰在寿辰正日前两天送了回来。

  因为吩咐的时候说是给老太太的寿礼,那匠人经常做李家的生意,对大主顾自然格外jīng心讨好,哪怕是这么一样小东西,也是尽心尽力。虽然东西是小,去了工本人力,挣不着什么钱。可是这东西是大姑娘安排的,又要是送给老太太的。这东西摆在老太太桌上,早晚看着,要是做得一个不好,岂不是自己砸了自己的招牌?

  所以屏风送来,又林自己动手拆了外头包的木屑花和棉纱,小心翼翼的把屏风从里头取了出来。

  小英睁大了眼睛:“这……做得可真好!”

  小英是全程目睹了又林的整个准备和制作过程的。从一开始打底勾线的时候她就在一旁伺候着,捧笔、裁纸、端茶递水,眼看着白纸上从一开始的一无所有,渐渐绘上了图形,上了颜色,现在裱好了,变成了jīng美的屏风。这种成就和感慨,不独又林有,她这个全程旁观的人也一点儿都不次于她。

  “姑娘的手真巧。这画儿画的真好。这屏风做的也好,老太太一准儿会喜欢。”

  又林把屏风摆在小桌上,又调了下角度,退后了一步。左右端详着:“嗯,我开始还怕太小了些,现在看倒是不大不小正合适。”

  “是啊,老太太那张几案也不大,摆个小矮松石子儿盆景都满当当,这屏风大小高矮正好,摆上头再合适不过了。回头来客要是问起来。老太太说是姑娘亲手绘了画让人做的,别人肯定羡慕得紧。别家的儿孙哪有这份儿孝心哪?就算有,也没有姑娘这么心灵手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