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烟一空_作者:羲冷(29)

2017-08-13 羲冷 古代言情

  帝明看完奏章,重新折好放回匣中,笑道:“两位阁老果然是料对了,沧làng城发下的粮米的确不足。”

  乐徵看着帝明的笑容,不由皱起眉:“这样的事qíng,陛下难道就不愤怒?”

  “要是愤怒了,就国泰民安,那朕乐得天天愤怒个两三回。”帝明漫不经心地开口,一脸无所谓的神qíng,突然想到什么,又笑道,“你们可知道,小暄儿他怎么去补足那些缺的粮米的?他竟然摆出亲王的架子,让人开了分隔东西城区的门,让灾民自己跑到大户那里去要粮。那些大户多少都想巴结他这个亲王,就只好乖乖搭起赊粥棚!哈哈,真看不出,他也有这样的本事!你们说,现在沧làng城那里,有那么能gān的钦使帮我顶着,朕身在幽都瞎担心个什么。”

  “陛下何以说出这样不负责任的话来!陛下是国主,急民之所急,是暄亲王份内之事,是臣等份内之事,也是陛下份内之事。”乐徵拧紧了眉,摇了摇头,重重叹了口气。

  乐徵本是没落世族出身,而传至他的上一辈,家境更为惨淡,甚至与寒门无异。然而,他靠着一股韧劲和出众的才能被破格荐入幽都庞大的官员系统中,又凭借着温和却不折纲伦的为人取得了众人的尊敬,时至今日,已经是两朝的首辅。

  若说鄂函得以成为内阁次辅,是因为他在帝明还是东宫大王子时,便已经属于文官系统,与这位国主继承人休戚相关;那么乐徵得以继续留任首辅,虽说和他的出身寒苦有一定关系,却大部分依靠了他的本身才gān。

  帝明知道,乐徵这么说,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利益和国主位置上坐着的人有多大牵连,而是真心为西澜。九年前的那场储位之争,对于乐徵而言,已然是毫无意义权力更迭。虽说他也为两位王子授过课,却不曾把自己和子孙后代的荣华富贵同任何一位王子联系起来,所有人都相信,无论是应晟明还是应晟暄登基,他总会尽心辅佐,尽首辅之责——匡正国主的得失,支撑整个西澜。

  “陛下……”另一侧,鄂函缓缓开口,看着帝明,微胖的脸上略带犹豫之色。

  “直说吧。”

  鄂函咬咬牙,像是下定了决心,说道:“陛下,臣以为,陛下现在的确不应太过放手。虽说暄亲王……”

  帝明挥了挥手,打断了鄂函:“鄂大人,这件事你不必再说,朕自己清楚。”

  鄂函不听,直直跪了下去:“这件事,臣还是想斗胆给陛下提个醒。暄亲王从前在王府里面不问世事,我不会这么说。然而如今,他这次钦使做得好,难保他人不会将他与陛下比较,也难保他们不会产生保暄亲王当摄政王的念头,到时候,即便是暄亲王,也身不由己。”

  “放肆!”帝明一拍矮几,茶盏随声一震,泼出小半杯茶水来。

  “陛下勿恼。”乐徵上前一礼,淡淡开口,“鄂大人说的其实也有几分道理,无论如何,宫变都免不了一场腥风血雨,而惟有天下太平的时候,苍生才可能真正被福泽。”

  帝明虽然不喜欢乐徵对他所作所为指手画脚,却不得不对他极为尊敬,沉默许久,还是说了声:“乐大人说的,朕都知道了。”帝明伸手抚上额头,轻轻揉了揉眉心,又道:“二位还有什么事么?”

  乐徵点点头,道:“陛下,除了这份密折,还有一份联名折子……”

  “又是联名?是不是劝朕不要铺张cao办朕和二王子的生日?或者是劝朕不要太过宠幸沧làng夫人,因为她是北陆人?”帝明唇际露出一丝冷笑,不等乐徵回答,抢先道,“这些今日朝议上都听过了。现在,朕乏了,今日就散了吧。折子放在这里,朕自会看的。”

  听帝明这样说,乐徵和鄂函都不好多留,便只能行了礼,退出书房。

  帝明站起身,走到雕刻jīng细的窗边,伸手推开,将半个身子探出去,缓缓地吐出一口浊气,吸入空气中缳鸢淡雅的香味。缳鸢是西澜稀有的植物,只生长在西澜和中州jiāo接的那片牯槲岭上,因为是应氏的家徽,应氏立国之初,就下令往宫中移植了几株。然而到了帝明继位之后,因帝明极喜爱这种在怒放时艳丽得几乎肃杀的花朵,便在几年前大费周张,命人在宫中遍植缳鸢,每株花都有专人看护,要是花死,那么看护的花匠也被即刻杖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