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烟一空_作者:羲冷(43)

2017-08-13 羲冷 古代言情

  鄂函低垂下头,却继续说道:“臣知道自己越职,可臣不得不说这句话——陛下,您万万不得离开幽都,如今的形式,只要您不这里了,明摆着就是给暄亲王机会夺取大权!”

  “你这句话,早就有人对我说过了。”帝明顿了顿,灰蓝色的眸中瞬间软了软,“就是暄亲王自己对朕说的!”

  鄂函“扑通”一声跪了下去,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冷汗不断从前额渗出来。

  “鄂函,朕可以明白告诉你,凭你的才能,绝对无法坐到首辅的位子上!亲征的事qíng朕已经决定了。你想不通,就当朕是为让暄亲王乘此机遇登上国主之位好了。”帝明左手一翻,将碗底剩下的鱼食尽数倒入池塘中,头也不回地向回廊走去,只冷冷扔下一句,“退下吧!”

  鄂函看着一袭金边玄衣的帝明消失在回廊拐角,再次展开白绢。白底黑字,分明写着“封应晟明为征北大将军,领兵讨伐呼伦汗国”。

  用国主的权力封自己为大将军,这样的事qíng并非第一次出现在西澜国。百年前,西澜曾经有一位叫做帝衡的国主。他登基时候不到弱冠,又正值北陆入侵边境,帝衡竟然下诏封自己为大将军应昊衡。出征前,众臣纷纷反对,胆大的老臣甚至公开斥责帝衡“行事荒诞不经”。然而帝衡凭借着从小在兵书上习得的内容,亲自带兵驰骋雪莽原,将固罗部的一支骑兵赶回屏山关以北,缓解了北陆呼伦汗国对于西澜国的压迫,又同来自固罗部的主君订立协约,互通商旅,互不侵犯。

  如今,帝明同样封自己为将军,预备亲征。朝臣反对国主亲征这一点,也和从前一样没有变化。这个诏令一经颁布,整个朝堂一片哗然,帝衡出征是正处盛世,而如今却是应氏西澜的危急存亡之秋,怎么能够容得帝明随意对待边关战事。

  喧哗沸腾中,除去再次冷眼旁观的帝明,只有一个人是岿然不动的——应晟暄。他站在朝臣的最前列,墨色到烟灰的的亲王常服从深至浅一层层宁静沉重地垂下,隐隐显露着最内层袍服上堆绣的五爪金龙。他依旧温雅端和,那些议论,仿佛流水一般经过他的身侧,他还是带着那抹浅笑,碧蓝眼眸正对帝明从玉阶之上投下的充满谐谑笑意的目光。然而不知为何,应晟暄的目光中,却带着一丝少见的悲悯的意味……

  ——就当朕是为让暄亲王乘此机遇登上国主之位好了。

  鄂函看见应晟暄的瞬间,突然想起帝明在御花园中说的话。然而,他越发迷茫了,想不明白帝明为何会一意孤行带兵亲征,令他更加惊讶的是,帝明为何不感到忧虑,成者为王败者寇,面对成寇xing命不保的可能xing,为何帝明更本不害怕——他究竟从哪里来的勇气,或者说……自信。

  不仅鄂函和朝臣想不明白,当消息传出宫墙,整个幽都也沸腾了。整个西澜都几乎没有人知道,帝明这么做,难道真是因为应氏祖先的热血在冷却淡薄了那么多年之后,重新在应氏一门的继承人体内熊熊燃烧;还是他将一贯以来故意同朝臣作对的更加深化,甚至不顾国难当头。

  建平九年八月三十,帝明封齐沉息为征北统领,又依八月二十夜宴所言,封卓忘机为右副统领,秋澈为左副统领,领了十五万人马,向北进发。

  出征的那一日,碧空万里,是一个秋高气慡的好天气。

  人马从盛平街上经过,两侧百姓夹道欢送,在路上抛洒颜色鲜艳的花朵。葬礼或是婚礼,离别或是重逢,这从来都带着双重qíng感的仪式。

  古来征战几人还……

  幽都北边玄门直直敞开,甲胄绵延,反she的日光直bī入眼;佩剑长矛随步调轻声作响,倒也汇成一片铿锵。旌旗蔽空,最醒目的,便是黑底上绣着银边缳鸢花的王旗!

  帝明身着金甲骑在战马上,双眼直直向着前方,仿佛没有一丝对于幽都的留恋。应晟暄与他并驾齐驱,直到玄门城楼下,才停了下来。两人纷纷下马,各自接过一杯不知是甜是苦的酒。

  “小暄儿,你是希望还是不希望我回幽都?”帝明突然开口问道。

  “哥,我等你回来。”晟暄说着,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帝明笑了笑,同样将酒一饮而尽,然而,他什么都没有说,亦没有点头,只用力拍了拍晟暄的肩膀。随即,他翻身上马,两腿一夹,催马向王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