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带些搞笑的举动,唐诗却笑不出来。
她认得那个东西,叫金步摇。老人家的这个,应该是年岁不短了,色彩并不好看,旒苏也不出彩,是个再简单不过的步摇。
“这是假的,不是真金。”一脸满足地看着手中的东西,老人向唐诗解释:“这是那年我出嫁的时候他给我的,还跟我说是花了他全部的家产呢,不过我没信……”
面前这位老人脸上的笑容,唐诗突然觉得有些熟悉。似乎曾经在她奶奶的脸上见到过。听说她奶奶,也是地主家的女儿……
是不是珍贵的东西,都习惯xing的将它收藏的深一些,再深一些。比如她会把锦盒收在背包的最里层,面前这位老人,也会把钗子一层又一层的包裹。只不过,老人家的钗子还是宝贝,而她的,却是被她自己丢弃了……
离开南京的前一刻,唐诗站在火车站门口,望着对面玄武湖方向的天际线——像电影的快镜头,成片的云彩排着队,争相朝前跑去。
“丫头,去过玄武湖吗?”
听到老人家的声音,唐诗淡淡地笑着摇了摇头。
“我去过。”老人语气里全是丝毫不加掩饰地自豪,“好多年前了,才四十多岁吧,我老头带我去的。”
“原来您不是第一次来南京了。”
“嗯。不过那天在里边把脚崴了,他都那么大年纪了,还背我出来了呢。”身后是吵嚷的南京站,还有门前来来往往拥挤的行人。老人回忆的声音,带着殇,“这么多年,我总是落在他后面。我长大,变成熟了,他却已经走了……”
这样悲凉的叹息,让唐诗突然想起给周季做助理的时候,采访过一位徒步旅行者。
那人告诉他们说,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其实并不止停留在理想这一步。很简单的一件事,但人们总是顾虑太多。想着要把手头的工作处理完,想着要有一个完美的计划,想着要仔细查看一遍地图、挑选一个绝对值得的地方。最后,只能被一再搁置——永远也做不完的工作,永远都不完整的计划,永远也选不出的目的地,或许,还有永远也放不下的人。
听完这些话,当时整间屋子的人都心照不宣的沉默着。最后,还是相比较来说一直粗线条的小王继续了采访。
他问:“你一个好好的女孩子,何苦要选择徒步呢?”
唐诗到现在都还清清楚楚地记得那个女孩儿说的每一个字,连她的语气和表qíng也没忘记。
她面含笑容,眼中有些晶莹,她说:“我没有特定的目的地,能走到哪里,就算是哪里吧。等到哪一天,突然发现了我喜欢的城市,那就停下来,留在那里,无牵无挂。”?
☆、第四十四章 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遇故人(1)
? 五年后,西塘一家小客栈。
苗蕊洗完澡走出浴室,看见原本放着自己随身包的那张chuáng已经是意料之中被霸占。她随意地将头发散开在肩后拨弄着,对靠在chuáng头看电视的人说:“你就不能稍微敬业点,去看看剧本?”
chuáng上的人并不为所动,有些不以为意地回答:“我下一部作品还在构思中,现在一点灵感都没有,你让我怎么敬业?”许是这部电视剧看的次数太多了,她觉得有些没意思,遂拿起遥控器换了个台,决定还是看国民心系的那场阅兵式。期间转头扫了一眼还站在茶几旁的人,好心建议道:“想加戏这个事你得去找编剧提。”
“你不也是编剧之一吗。”
“拉倒吧,我顶多算是个原著作者,剧本大部分还是许老师写的。”翻了个白眼,随意把遥控器丢在一旁,唐诗伸手指了指靠在身后的墙,“掌握你生杀大权的人在隔壁呢。真不知道李一是钱多还是怎么着,叫我来能gān嘛。”
放到几年前,唐诗怎么也想不到,她竟会摇身一变,成了一位小说家,天天吃文字饭。更想不到,她会选择曾经断定怎么都不会再有jiāo集的苗蕊,做与她一起踏进这个圈子的同路人。也或许,她们是互惠互利?
为什么?
因为她不想孑然一身的在娱乐圈这个鱼龙混杂的地方自己打拼,所以想拽个相熟的人陪她一起走,而苗蕊恰好想要出名,想要钱。
也可能是因为她心眼小。苗蕊以前舍弃了她,现在却需要依偎着她……多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