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只道是寻常_作者:安意如(59)

2017-06-04 安意如

  从"忽疑君到"四字隐约可猜出,这首词作于卢氏故后不久。容若心理尚不能完全接受这打击,才会出现幻觉。词中所抒发的仍是对亡妻深切怀念的痴qíng。上阕起句便痛陈自己的心qíng:自爱妻亡故后,无限伤心无人倾诉,凄清孤苦,用语直凉已极。下阕起句即陷入自悔当中,懊悔自己辜负了妻子往日深qíng。值得注意的是全词结xué处宕起一笔"忽疑君到"。这一句用虚拟之景收笔,虚中有实。笔法虚,qíng却不虚。状态和子夜歌里"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闻欢唤声,虚应空中诺。"很像。此种qíng形正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思念太深时,才可能出现的幻觉。容若的凄苦自悔如雪上红梅,斑斑可见。

  "忽疑君到"这一句词家纷纷赞好,也著名。因与卢仝《有所思》:"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贺铸《小梅花》:"一夜梅花忽开疑是君。";周邦彦《过秦淮》:"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qíng伤荀倩,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等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也正因为著名,它不免就烙下个技巧xing的烙印。

  悼亡词,技巧如何重要也不如qíng感深挚重要。死人不会关心你文章做地如何花团锦簇,如果是做给活人看的,如同张爱玲《花凋》里写到的:"……川嫦是一个稀有的美丽的女孩子……十九岁毕业于宏济女中,二十一岁死于肺病。……爱音乐,爱静,爱父母……无限的爱,无限的依依,无限的惋惜……回忆上的一朵花,永生的玫瑰……安息罢,在爱你的人的心底下。知道你的人没有一个不爱你的。"那么就没有在这里品评的必要了。

  我觉得"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已足够好,才是夫妻间的感慨。如同藏在心棉里的那根针,一碰,指头便狠狠哭出血来。

  沁园chūn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装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chuī戏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chūn花秋叶,触绪还伤。yù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定有霜】

  悼亡诗的前身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的《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huáng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绿兮衣兮,绿衣huáng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虽然《诗集传》和《毛诗正义》皆认为"庄公惑于嬖妾,夫人庄姜贤而失位,故作此诗",但一般比较正常的认知是"一个男人,失去相濡以沫的妻子以后做的哀歌"。

  遗憾的是,《绿衣》之后就这样沉寂了千年,悼亡之作平平,直到潘岳所作《悼亡诗》三首出世。潘岳不是别人,正是有名的貌若潘安老兄。此公不但姿容绝世,对妻子杨氏更是一等一的深qíng,《悼亡诗》其一作于送葬归来后,不久作第二首,第三首作于其妻周年忌日。虽然六朝绮丽文风让今人读起来比较吃力,自其始"悼亡诗"约定俗成为夫悼妻却是不争的事实。一改美男花心的普遍观感。

  然而文人最善于的也是用文字为自己文过饰非,锦上添花,史实证明,悼亡诗写得流光溢彩的大多是移qíng别恋之徒。伟大主席自不待言,《遣悲怀》中"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哭得qíng真意切、《离思》里自喻"取次花丛懒回顾"的元稹不乏卖弄,曾作自传xing质的《莺莺传》,张生始乱终弃,被鲁迅骂作""惟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说恶趣是客气了,其实就是文人轻薄不知羞耻;苏子的《江城子》是悼亡词中不二之作,千百年来无出其右,却很少有人知他为侍妾朝云也作了另一首悼亡意味的《西江月》--

  玉骨哪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qíng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苏子算是豁达而超然的绝品男人,自太白之下不出世的奇才,这阕《西江月》虽然不像《江城子》那样广为人知,但是苏子与朝云的感qíng是刻骨铭心的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