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下堂妻_作者:秋李子(111)

  原来内里还有这一出,此时王慕瞻若在自己眼前,刘如蕴只怕会把他生吃了都成,这个登徒子,她银牙暗咬,见她不说话,刘大奶奶还当她害羞,笑眯眯的道:“我那个表弟我是知道的,寻常人他是不帮的,我怕这事怕是裘奶奶说错了,谁知前几日竟收到表弟的一封书,上面可说的明白,刘三姑娘与常人不同,志存高远,还说了许多,我从没见他这样夸过别家姑娘,最后还说了,若天缘凑巧,小姑,这不就是要求你为妻的意思?只是他现时在外面,等回来了,自然要遣人提亲的。”

  珠儿直等到刘大奶奶说完才cha嘴道:“是啊姐姐,王二爷也是曾见过的,风度翩翩。”刘大奶奶加上一句:“况且表弟幼时也是出了名的才童,配上你恰是没有半点不足。”刘如蕴被她们说的头昏脑胀,起身道:“大嫂,你怎如此糊涂,哪有这样的事qíng,我不过和他同船到了重庆,又同路到了成都,怎么就成要嫁给他了?况且。”

  还同船到的重庆,刘大奶奶这下更是喜欢:“小姑,哪有男子家和女子单独上路的,他既和你同船,自然也要为你的名节着想。”刘如蕴此时真是觉得浑身生出一二十张嘴也解释不清了:“大嫂,这些都不过是小事,况且各自都带了仆人,又不是孤身一人,哪有这些事qíng。”

  刘大奶奶怎肯听刘如蕴的辩解,只当刘如蕴是害羞,拍了拍她的手道:“小姑,虽说有下人,也没这样的道理,他若是有家眷同行,带你一个孤身女子也好,他又没有什么家眷,连身边伺候的都是男人,还带了你同行,这可是要不得的。”

  珠儿见刘如蕴的脸色越变越红,好似要发火一样,忙对刘大奶奶道:“大奶奶,姐姐方才到家,想来路上事qíng多,还要歇息些时。”刘大奶奶点头:“这也是的。”说着唤丫鬟进来伺候,她和珠儿两人出去了。

  刘如蕴换了衣衫,眠在chuáng上,真是有好气有好笑,哪有这样事qíng?那王二爷是什么意思?书上这样夸赞自己,定是看自己不过眼,故意要夸赞自己,等到风声传了出去,他回来时候,却不遣人提亲,这才好坏了自己名声。

  却不知自己早打了主意要离了这里,名声这些全不在意,他这番心机,定是白费了,刘如蕴想到这里打个哈欠,睡吧,就由大嫂去cao心这些,横竖不过是一场空。

  过了几日,刘大奶奶把一些要备的嫁妆单子拿来给刘如蕴瞧,刘如蕴见上面金银珠宝列的满满的,只看了一眼就放下道:“大嫂,别忙了,这事不会。”

  还没说完,丫鬟就进来报:“大奶奶,王太太来了。”王太太?刘如蕴不由奇怪,刘大奶奶也觉得稀奇,虽说相看是有的,不过这总是在提亲之前,难道是舅母也喜欢刘如蕴,等不及表弟回来,就要上门来提亲?

  亲事

  刘大奶奶心里这般想,面上也露了出来,笑眯眯伸手出去拉住刘如蕴:“小姑你先回避了,等我出去迎。”刘如蕴虽站了起来,却不是走了进去,而是拉住刘大奶奶的手:“大嫂,无需回避。”

  刘大奶奶不由一怔,转念又想,自己小姑历来行事都和旁人有些不同的,她要迎就迎出去罢,心上这样一想,嘴里也自然说了出来:“那好,我们就一块去迎。”刘如蕴摇头:“大嫂,有件事我要先说。”

  刘大奶奶此时只想把王太太迎了进来,好把这门亲事定下,哪还肯听刘如蕴要说什么,脚步已经走到门外,嘴里笑道:“有什么话,等我们回来再说。”刘如蕴死死拉住她的袖子:“大嫂,我不嫁。”

  什么?刘大奶奶转身,一脸吃惊的看着刘如蕴,刘如蕴把话说了出来,心里顿觉无限松快,笑着道:“大嫂,那日你和珠儿都太急了些,珠儿现时又有孕,有些话也不好对她说,大嫂,我是不会再嫁人了,天地广阔,自然有我的去处。”

  刘大奶奶虽已料到了一些,却没料到刘如蕴还是这般决绝,此次刘如蕴蜀中之行,她虽放手让她去了,却也怕刘如蕴从此就留在四川,再不回来,陈妈妈被哭哭啼啼送回来时,更加重了这个猜测,老爷太太虽说回了松江,却也还时不时遣人来问,刘如蕴什么时候回来?

  等再接了刘如蕴的信,知道她要回转南京,刘大奶奶松了一口气,武昌和王慕瞻的信一到,刘大奶奶自然就当刘如蕴这一趟蜀中之行是已经想通,那日接了刘如蕴之时,说起亲事,刘如蕴并没有出言反对,她还当刘如蕴已收了心,从此安心等着另嫁了,此时听的刘如蕴再次说出此后再不嫁了,还要离开南京,就如晴天霹雳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