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魇_作者:张爱玲(112)

2017-02-27 张爱玲 红楼


    周汝昌将第一个早本与有关无关的几种续书混为一谈,以为至少有一个异本,不过记载繁简不同,即使不是原本,也是知道原著qíng节,据以续补,除了做看街兵是附会,而宝玉湘云鳏寡匹配,可能是曹雪芹自己急改进呈御览,照例替内廷讨吉利。结合本来可有可无,不结合反而更主题严肃──抗议当时统治阶级的残bào,宝玉湘云抄家后都做了乞丐。

    周汝昌从这大杂烩上推测八十回后的qíng节,又根据一道没看仔细的奏章,以为曹雪芹将发卖李煦的妇孺的事"结合了他本身的经历见闻",写史家抄没时,"湘云等妇女被指派或变价为奴为佣";宝玉那只麒麟曾经第二次失落,被卫若兰拾了去,湘云流落入卫若兰家,见麒麟泪下,若兰问知是宝玉的表妹,骇然,大概由于冯紫英的助力,代访到宝玉下落,"于是二人遂将湘云送到可以与宝玉相见之处",[按:指she圃,因为下文揣测脂砚等惧祸,抽去反抗当时统治阶级的狱神庙回与"卫若兰she圃文字",所以独这两部份"迷失无稿"──显然认为she圃是秘密相会的地点。]撮合宝玉湘云成为患难中的夫妻("红楼梦新证"第九二一页)。用两个贵公子作救星,还是阶级意识欠正确。

    前面列出的"旧本"之五,是个八十回本,未完,写到奉元妃命金玉联姻,黛玉抑郁而死。这当然是循第二十八回的线索,回内元妃端午节赏赐的节礼独宝玉宝钗的相同,黛玉的与别的姊妹们一样。事实是这伏笔这样明显,甚至于使人疑心改去第五十八回元妃之死,是使她能够在八十回后主张这头亲事。

    但是如果是这样,宝玉虽然不得不服从,心里势必怨恨,破坏了他们姊弟特别深厚的感qíng。如果是遗命,那就悱恻动人,更使宝玉无可如何了。

    庚本第二十四回批红玉的名字:"红字切绛珠,玉字则直通矣。"红玉郁郁不得志,影she黛玉。黛玉怀才不遇,只能是指她不得君心。元妃代表君上。

    晴雯是"女儿痨死的",就必须立刻火葬。起初患感冒的时候,病中与宝玉同睡在暖阁里,麝月也怕老嬷嬷们担忧"过了病气",可见从前人不是不知道传染的危险。黛玉也是肺病。子嗣的健康问题还在其次,好在有妾侍。元妃一定关心她这爱弟的健康。黛玉是贾母从小带大的,所以贾母不忍心拆散她与宝玉。元妃只见过黛玉一面。

    如果不是元妃cha手,贾母死后宝黛的婚事也可能有变局,第五十七回紫鹃就虑到这一层。但是这样一来,又是王夫人做恶人。这究竟不比逐晴雯,会严重的影响母子感qíng。

    早本宝钗是王夫人的表侄女──见戚本第六十七回,那已经不很早,"风月宝鉴"收入此书后,此回已经又改写过一次了。可见早本没有王薛是近亲的这一重关系,显然不预备写王夫人凤姐看中宝钗,想培植母家势力──这与王夫人的个xing也不合。此后改为近亲,大概是因为不然长期寄居不合理。

    金玉姻缘出于元妃的主张,照理是最合适的安排。而且绚烂的省亲给宝玉带来了大观园,同时也留下了这么个恶果,不到半年就在节礼上透了消息,极富于人生的讽刺。但是第一个早本内,元妃不过是王妃,地位不够崇高。王妃晋级,想必就是为了这原因。

    怎见得不是别人根据第二十八回的线索,改写八十回本末尾?因为八十回本未完,别人尽可以续书,写八十回后奉元妃命金玉联姻,黛玉病逝,何必移到八十回前?

    第二十八回写得极早。回前总批有"自闻曲回以后回回写药方",但是除了此回这一次,第二十三回后这五回都没提黛玉的药方──已经都删了。此回描写宝钗"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等句,与诗联期(一七五五年左右)定稿的第八回重复,因为隔的年数太多。

五详红楼梦(2)

    回内宝玉说出一个奇异的药方,凤姐附和,证明他不是信口开河。

    宝玉向林黛玉说道:"你听见了没有?难道二姐姐也跟着我撒谎不成?"

    ──各本同

    称凤姐为"二姐姐",与迎chūn混淆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