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窦微微颔首:“对,都是明朝家具,待会儿我们用餐,使用的餐具也是明代的瓷器,我国自宋元时期就和大陆有经济往来,两国人民交流可谓源远流长,其实我也有中国血统,我的祖上来自于……”
国王还没说完,一名白衣侍从武官匆匆而来,用当地语言说了句什么,玛窦眼中不快之色一闪而过,说声失陪就先走了。
“明朝的……”潘晓阳还没从震惊中回过味来,一堂保存完好的明代家具在古董市场上意味着什么,搞收藏的人都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港澳掀起收藏明式家具的浪潮,大量明代花梨木紫檀木家具流出,价格越炒越高,如今一串花梨木车的珠子都价值不菲,一张黄花梨的椅子简直可以笑傲江湖,金丝楠木的价值可比花梨木更高,而且是货真价实的明代文物。
“回头吃饭的时候顺一个盘子回去。”沐兰开玩笑道。
“有点素质好不好。”潘晓阳翻了个白眼,她已经代入王后身份,好像这些宝贝都是她自家的财产了。
傅平安和萨致远两个男士欣赏着室内陈设的文物,他俩都不是研究这个的,只能大致看出囫囵的年代和品种,比如挂在墙上的一张鎏金措银的四系盾和两把交叉的长刀,盾是波斯风格,刀是缅刀样式,起码是十八世纪的东西。
至于到处可见的花瓶瓷器,基本上可以忽略,但这些明显都是珍贵的中国古代瓷器,随便哪个拿去拍卖行都能引发一波大新闻。
这和暴发户的豪宅不同,充满了王家贵族的深厚底蕴,简直是一座人文历史博物馆,如果碰巧遇到研究东南亚历史的专家,那简直就是耗子掉进米缸里了。
过了许久,玛窦才回来,说咱们接着参观吧。
萨致远说:“我想参观一下武器库。”
玛窦笑道:“当然可以,只不知道你想参观王宫的武器库,还是军队的库房,如果对历史感兴趣的话,王宫里有一个小型武库,珍藏着许多有几百年历史的兵器,很多都是参加过实战的,如果你仅仅对武器感兴趣,我可以带你去参观军舰,海军有一艘费莱彻级驱逐舰,我猜你一定很有兴趣,如果你愿意的话甚至可以驾驶它出海。”
萨致远简直幸福的要晕过去了,费莱彻级驱逐舰是二战时期美国暴兵生产出来的军舰,南太平洋战场上的主力,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产品,都是七八十岁的老爷爷货,居然还有在服役的,能上去瞻仰膜拜缅怀一下,对于他这位醉心二战海战史的军校生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幸事。
傅平安说:“我们都要看,包括你个人的收藏。”
沐兰说:“对,比如你收藏的跑车什么的,也给我们开开眼。”
潘晓阳说:“还有嫂子们的包包啊,鞋啊,化妆品啊,我们也想看。”
玛窦说:“哪有嫂子们,我还没结婚。”
潘晓阳冲沐兰眨眨眼,笑了。
玛窦先带他们去看了兵器库,摆满了十六世纪至今的各种刀枪剑戟盔甲火铳,玛窦打开箱子,拿出一把手枪递给傅平安:“还记得这个么?”
这是傅平安在学校顺来的那把TT33,经历过二战的老枪,在边境时交给玛窦处理了,没想到他居然把枪带回了国,他应该不是重视这把枪,而是重视两个人的友谊。
“那辆面包车你不会也搞来了吧?”傅平安摩挲着TT33说道,物归原主的感觉不错,可惜也只能把玩一下,还是没法带回中国。
“你猜对了,停在我的车库里了。”玛窦说,兵器库上墙上挂着一座自鸣钟,起码也是乾隆年间的东西,还能正常运作,国王看了看时间说咱们去用膳吧。
“啧啧,待会儿要发朋友圈,不过没人会相信咱们用明朝的瓷器吃饭。”潘晓阳说,她已经拍了不少照片,但是还没来得及美颜。
餐厅是欧式的长条桌,银质蜡烛台,每人身后都有侍从听候差遣,但是明代瓷器却没看到,上来的是只是普通的现代瓷器,配银质刀叉。
玛窦有些不悦,找来一个人问了几句,解释道:“厨房没来得及准备,下次再说吧,先尝尝我们的特色菜。”
王宫御膳算不上惊艳,中规中矩而已,吃的不是菜,喝的也不是酒,而是王家的待遇,在这种场合下,在佣人们的围观中,每个人都不自觉的端着架子,好像已经是有了贵族称号的爵爷和诰命夫人。
玛窦再不是那个逗比玛窦,他从发型到气质全都变了,没人敢再调侃他,揶揄他,朋友间的轻松自如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不自觉的敬畏,潘晓阳也从女神调转成为舔狗,时不时问一些幼稚的问题,故作可爱状,玛窦却和她保持着距离,没有表现出任何的特别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