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冲直撞向天晴_作者:麦香(54)

2025-01-16 评论

  一切都发生的那么突然,A客户公司的整个自动驾驶事业部要被裁员,板上钉钉,A项目就这么干着干着,说没就没了......

  余总从广州回来上海后,赶在发工资前,紧急召开了全员大会:表扬了出差员工们吃苦耐劳的精神,给有突出贡献的员工发了奖状;宣告了本月发工资时,会结算上个年度的年终奖;安抚大家不要因为A项目没了而焦虑,公司业务还在扩张期,还是缺人才的阶段,希望有志之士跟公司长久地走下去;透露了商务方面,目前正在跟新能源大厂C公司进行商务洽谈,推进C项目从demo项目变为量产项目,由于demo项目让客户很满意,争取到量产项目的可能性很大;同时告诉大家,公司即将官宣B轮融资的好消息,近期会在公司内举行投资者分享会,届时会有各家券商到公司来访问学习,希望员工们以良好的精神面貌示人;对员工们强调,未对外正式官宣B轮信息前,需员工对外保密B轮信息,有法律责任。

  一切都发生的好突然,好消息接踵而至,把天晴砸得懵懵的。这时候,天晴观察起部门的姐姐们:慧琳姐就不用多说了,她肯定老早就知道了这些“好消息”;天晴望向晓春姐和芳芳姐,发现她们也是泰然自若,并未露出丝毫的惊讶,看来也是早就知道了内幕。人事部门总共四个人,唯独自己对此一无所知。

  天晴仔细琢磨着跟她们的关系,接受的信息也都是被她们过滤过的,被捂眼睛、捂耳朵、闭麦是常态,自己的所听、所思、所想都被她们影响着,她们用“父母心态”对待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好像一直处于职场失声的状态......

  除了透露给自己的那点消息外,她们不会向自己共享其他任何情报信息,多一点的都不让自己知道。对此,天晴很烦闷,她觉得自己在部门里什么也不知道,显得呆头呆脑的,就像海上的漂流瓶一样,望向四周时空无所依,一片茫然。提起某件事时,她们三个都是心知肚明,透亮的很,只有自己什么也不清楚,永远被蒙在鼓里,天晴气馁郁闷。每当这时候,她就会觉得很孤独,感觉不被信任。

  先放下个人的小情绪,想想公司,无论如何,起码公司是向好发展的,A项目这个地狱项目完结了,又即将迎来B轮官宣,也算是雨过天晴了,终于要过上公司有钱的好日子了......

  看着A公司这么大一个头部大厂,都开始对整个自动驾驶事业部进行裁员了,让人唏嘘不已,自动驾驶不是朝阳行业吗,怎么说全裁掉就裁掉呢?不止这一家,从传统OEM频繁关厂停工裁员,到新能源品牌频频破产清算,再到供应商裁员、关停、倒闭破产等等,优胜劣汰,汽车行业自上而下地进入了大洗牌阶段,自动驾驶供应商也不例外,汽车行业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可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我国汽车行业稳定增长......

  2023年上半年,汽车产销量达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市场占有率达28.3%。

  2024年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89.1万辆和140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和6.1%。新能源汽车产销达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市场占有率达到35.2%。

  但是站在2024年来回顾这两年的汽车圈,从2023年特斯拉发起价格战开始,汽车行业现状是:合资厂不断撤出、上汽亏损、多家老牌车企工厂永久性关停、不断地有供应商破产清算,裁员、降薪、996、007、520、加班、猝死、跳楼、欠薪、优化、降本增效等等词语成为车企打工人的热门话题,汽车从业者的职场生态圈越来越糟糕了......

  一边是汽车产销量不停增长,新能源销量节节攀高,自动驾驶技术迭代翻新,欣欣向荣;一边是车企生存问题显著,汽车人就业环境每况愈下,叫苦不迭。

  有点魔幻......

  互联网和手机商进入了车圈开始造车,搞起来了新能源,其实都是油车厂贴牌代工生产。在油车时代混得不咋样的车企,拿着国家补贴,换了个皮囊,造起来电车,再配合互联网营销手段,自主品牌内卷,走向恶意竞争:价格战、利益合作联盟、操控舆论、声明澄清,频繁相互撕咬,登上热搜,几乎演变成了一场内部战争。

  价格战的影响下,这几年传统合资车企被国内自主品牌围剿打压,在国内举步维艰,生存空间变窄;BBA面对国内电车迅速崛起的局面,起初也加入价格战,几轮交战过后,宣布退出价格战,声称要专注提升自家质量,观望国内自主品牌的厮杀。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