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价格战持续发酵,供应商的利润空间也压缩,自动驾驶研发内卷加剧,车型换代更新过于频繁,产能过剩,车企利润急速下滑,降本增效成为了主旋律,裁员成了家常便饭,就业环境每况愈下。
汽车行业进入了成熟阶段,价格战和市场厮杀仅仅是那商业繁荣的幻象泡沫。撞上痛苦的经济调整时代,车圈大大小小的企业,都在这宏大的叙事背景下带着镣铐、戴着微笑面具跳舞,极力营造着一种虚假繁荣的景象。
电动化、出海、供应链优化、数字化营销、高压快充、智能化、大模型、端到端......一个个新词语像走马灯一样从人们的视野飘过......
总觉得眼前这情景,就像大明朝的沈一石被抄家时一样奇怪,你觉得他富可敌国,但是抄了家却又翻不出什么财产来......
天晴说不上来当前这个现状哪里不对劲,理解不了为什么产销数据向好、就业生态向坏。作为汽车行业的HR的她,被暴露在一线,直观地感受着失业率和职场生态的恶化,直观的感受着什么叫做“历史的一粒沙,落到小人物的肩膀上就是一座山”,降本增效的口号下,越来越多的汽车人被毕业、被淘汰、被抛弃......
在宏观叙事的背后,个人的痛苦是如此具体又真实。当就业市场供求失衡时,面临僧多粥少的局面、面对生存问题时,在每个人都在经历的职场生存困境里,我们竟然无法相互体谅:年轻的90后和00后在职场上,在青壮年鼎盛时期碰上了经济调整时期就够痛苦了,进入职场后不断地被前辈PUA要卷起来不要躺平,而他们想要的躺平仅仅是“朝九晚五、双休、五险一金”;70后和80后,吃了一定的时代红利后,现阶段在经历着就业市场的年龄歧视、忍受年轻人的“情绪不稳定”等问题中迎来了延迟退休......
不同的群体,互相给彼此贴标签、脸谱化,都在被要求、被选择、被抛弃......
第二十六章
配曲推荐:Not Sorry-李泳知/pH-1,“对不起,我一点都不感到抱歉,对任何事都不觉得抱歉,我只是想要像我自己一样活着而已...虽然是迷路的青春,但那是我自己的路,我磨炼畏畏缩缩的肉身,压制住逼迫我的伪善和谎言,然后堂堂正正地站起来...茫然地点头进行附和,比死还讨厌...I don't give a fuck about what u said, I'm not sorry,我脑海里一直都是only me myself and I...don't worry,不懂事地生活,那又怎样呢,I'm the only one...”
员工大会之后,去年的年终奖也随工资发了。而且,公司傍上了金主,即将官宣B轮融资,也有钱继续“烧”了。眼看着日子就要好起来啦,员工们总算是能歇一歇喘口气了,公司氛围也渐渐好起来了。
“老板把公司卖了变现,要跑路啦”这种猜测在公司内部传开,但是也没掀起什么大风浪,离职人数并没有预想中的高,可能是:一来,想要跟公司继续走一段路,看看公司到底傍上了什么金主、能不能成事儿,想着毕竟“共苦”过了,也该跟公司“同甘”走一段路了;二来,今年车圈就业不景气,现在已经八月份中旬了,好公司的社招HC没那么多了;三来,跟同事们的一起吃苦受难后有了情感牵绊,跳槽成本上又多了一笔“战友情”。
公司要有钱了,天晴也把离职烦恼暂时放到一边去了。前一段时间的工作不顺,着实让她迷茫了,让她想要撂挑子离开。但这次,她那种“遇到困难,转身就跑”的退堂鼓精神,被融资的好消息暂时压制住了,关在了心底。
人力部门也恢复了往常轻松愉悦的氛围,天晴早上刚到办公室,就看见晓春姐坐在座位上“摸鱼”——化妆。晓春姐一边化妆,一边跟芳芳姐唠叨着家长里短的琐碎事情:自己买的股票涨跌情况啊、侄女要嫁给富二代了、在美国常春藤读书的堂妹最近越来越美了、自己家要去摇号的新楼盘很难抢、自己现在租的房子好贵,除此之外,她长篇幅地说着她那宝贝儿子的生活琐事......
晓春姐看到天晴来了,打个招呼,开始向天晴推销起自己的化妆品,介绍着自己在李佳琦那边又买了什么好用之物,安利着新的按摩手法,说自己在舞房里开的卡快到期了,结果自己一次都没去过,太可惜了......
天晴也想偷懒摸鱼,即使对晓春姐说得这些话题并不感兴趣,但也加入了这种闲聊,跟晓春姐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着,应声附和着晓春姐,给足晓春姐情绪价值。
芳芳姐呢,则是跟往常一样劈里啪啦地敲着键盘,偶尔迎合着晓春姐,对晓春姐夸赞几句,这一夸不要紧,夸着夸着,晓春姐的优越感更足了,讲话更来劲儿了,当起了芳芳姐的人生导师,以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又开始劝芳芳姐相亲、恋爱、结婚、生子,一说就是女人都三十多岁了要“稳定”、要“完整”之类的话题。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