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风刀割面_作者:璨钰(607)

2019-05-10 璨钰

  此言一出,诸人神色俱是一凛。理财之策可以说的轻巧,筹来真金白银才是真正的难题。中统钞贬值的根本,便是没有足够的银本作为准备金。皇帝筹措军需岁赐还来不及,哪里还有多余的银子充作胎本呢?

  这次皇帝没给别人说话的机会,直接望向桑哥,君臣二人眼神一汇,已有默契。桑哥得皇帝默许,无所顾虑,笃定开口:“海内钱谷,中央及诸路官员率有欺蠹,侵吞渔利者,不在少数。朝廷宽纵日久,鲜有咎责。不如钩考天下,一则追征钱谷,以资国用;二则严惩官员不法事,肃清风纪,重振国法。”

  一言落定,声如惊雷,在场诸人无不变色。先前答吉古阿散钩考,便惹得京师骚动,更是牵累太子,以致真金忧惧而死。此番桑哥竟不顾皇帝忌讳,重提此事,更要将钩考的范围扩至天下诸路,那后果恐怕不堪承受。

  “臣以为不可!”未等皇帝开口,角落里已有人抗议,久未开口的赵孟頫陡然发声,让皇帝不免为之一惊。桑哥亦是讶然,再望向他时,眼里已写满恨意。

  忽必烈一时沉默,目光在那张年轻的面孔上停留片刻,而后决然不顾,转而顾视桑哥:“内外官员果有欺盗,的确不得不查。若能追征钱谷,于国于民,都是益事。汝若能为此事,朕以汝为宰相!”

  他的话语没有分毫犹豫,怕是早有此念。我内心一惊,脑中却乱无头绪,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口。赵孟頫不甘地望着皇帝,却再无说话的机会。

  “陛下!”安童隐忍多时,终不能忍,不待皇帝允准,近前道,“陛下莫非忘了太子之事?太子缘何而逝,陛下不明白?”

  “这二者又有何干系!”皇帝目中有一闪而过的惊痛,旋即又恢复冷酷,语气亦是十分不耐。

  安童见此,心丧若死,却又打起精神,毅然上前,撩袍跪叩:“昔日汉武帝惑于群小,大兴边事,急征苛敛,以致民力屈,财用竭,天下骚嚷,群盗蜂起;更有巫蛊之祸,牵累太子无辜身死……最后不得已下《轮台诏》,才得免亡国之患。史书明鉴,历历在目,陛下便全然不顾么!”

  他切切谏言,面色悲戚,眼里几乎滴出血来,却只换来皇帝的冷漠。桑哥亦无谓一笑:“丞相言之过重。钩考天下,为的是清浊虚实,复核奸赃,严惩官员不法事,何至于敛及百姓?实乃利国利民之善事也。丞相何必忧心过度?”

  桑哥的态度称得上温和,面对安童的严词指责,仍是笑如春风。安童视若无睹,只是摇摇头惨然一笑:“自古至今,聚敛之臣,言之为国为民,其所行之策,又何曾惠及百姓?上有逋欠之需,下必强征苛敛。权豪势要不甘自损,必将重负转嫁百姓。更遑论奸臣恶党,借此为名,剥害生民以自肥。历代奸凶酷吏,如此行事,不为少见。院使广闻博知,何不知史书也?”

  安童冷冷望他,词锋甚利,逼得桑哥也一时无言。见皇帝亦是沉默,他犹豫片刻,终是心下一横,愤然进言:“陛下欲理财富国,心意难改,臣力不能回天,惟乞不用桑哥,别相贤者,犹不至虐民误国。”(3)

  桑哥哪料安童如此直言,当即如遭掌掴,瞠目结舌,一张脸霎时惨白,全无刚才的谈笑自若。他呆怔半晌,待回过味儿来,眼里羞恨交加,兀自平复半晌,也难能忍气,只得可怜地望向皇帝,以求公道。

  忽必烈却是出奇的平静,他已冷眼漠视许久,看着针锋相对的两人,突然笑了,轻轻踱步下来,走到安童面前,用脚踢踢他膝盖,示意他起身。

  同僚面前,这番举动于他无异于羞辱。他咬住嘴唇,恨恨起身,望着皇帝,并无半分妥协的意思,因为忧急,眼睛泛红,几乎被激出泪来。看着他近乎偏执的倔强,皇帝脸上笑意更深:

  “汝欲为百姓哭耶?汝欲为百姓忧也。卿既有此心,何不为朕分忧,为国分忧?汝乃朕之宰相,非民之宰相。不用桑哥,谁为朕敛财,卿可为之乎?若不可为,无复多言!”

  安童闻言,如遭雷殛,犹如失了魂魄一般,眼睛空洞茫然,怔怔下泪,口中喃喃:“陛下欲富国,亦当取财以道,施发仁政。否则民不存,国焉在,陛下又何以自处?”

  “可朕要救钞法、筹军需,以防乃颜!若乃颜兴乱,朕无钱粮以对,亡国指日可待!”

  一声怒喝轰然响起,皇帝骤然爆发,声如雷霆过境,震得整座营帐摇摇欲坠。震怒之后,帐内犹有回音,而后是骇人的沉默,如致命的毒酒,慢慢沁入人的肺腑,迫得人几乎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