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巾帼同人) 巾帼秀士_作者:辽鹤(10)

2019-04-06 辽鹤

  杜生以为然,附和道:“兵无成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过了一会儿,魏生也问:“依二弟看来,这第二策与第三策之间关系如何?”

  杜生说:“保国在于强兵,安民在于用贤。崇德省愆,则灾变得弭;信赏必罚,则兵势可强。”

  魏生听了,也点头称好。

  议论过后,二生凝神构思。

  酝酿了一阵,二生先后提起笔来,把三个策题着力挥洒。真个是翰墨如风雨,笔走如龙蛇,尽吐胸中所学,洋洋洒洒,计有五六千言,都切中当时的利病。

  二生又从头检阅一遍,改动几个字,然后呈了上去。

  过了几天,会试揭榜,二生名列前茅,被选为贡士。

  士子们再接再厉,于四月初又参加殿试。殿試是科考中的最后一场大考,科目则只是考策论。这场考试本应由皇上亲自主持,但因本届皇帝疏于政事,就改由皇太子廵视,同时任命两位主考官员负责操持考务。尽管如此,毕竟这是全国最高级别的科考,因此保和殿试场上,还是格外的庒严肃静。欧阳文忠公有一首《观进士就试》诗,单道举子们参加进士试的情状: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经过一天的鏖战,魏杜二生终于志得意满顺利通过了殿试。

  正副主考官将考选的录取名单上报,皇帝御笔钦点:

  张文华一甲第一名,状元及第。

  魏德一甲第二名,榜眼及第。

  杜英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

  按惯例,荣登前三甲的进士插花披红,跨马游街,赴琼林宴,雁塔题名。

  正是:

  天机锦绣富胸襟,文字三场抵万金。

  此日双登龙虎榜,平生不负读书心。

  第十一章、二士游北海

  进士及第以后,趁在京观政期间,魏、杜二士开始潜心研读兵书兵法。

  原来科举时代,举子考中进士后,并不立即授官,而是被安排到六部九卿等衙门实习历练。一般观政期为三个月或半年,如无官位空缺,观政期还要延长。

  有时魏、杜二士在宴席上也会谈兵论剑,甚至聚果核列阵为戏。可见他俩虽是儒士出身,却有别于那些迂腐文人。他俩并不满足于只抠四书五经,有空就研习孙吴兵法、五行之术。

  一个假日里,二士泛舟北海。

  北海取自“海上三仙岛”之意,以湖称海。北海本是气派的皇宫御苑,可赏可玩之处很多,名胜之中以太液池,琼岛白塔山和堆云积翠坊为最。

  魏杜二士边喝酒边赏风景。船到湖中央,但见水面广阔,湖光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苍松翠柏,草木芳华。楼台殿亭,画阁曲廊。游客到此,仿佛置身于神话境界。

  两人正想继续举酒对饮,忽见魏德微叹一声,怏怏不乐。

  杜英惊讶,忙问:“此地宛如人间仙境,而大哥又荣中榜眼,正是人生得意之际,为何叹气异常?”

  魏德并不答话,唤侍童取来文房四宝,略一沉吟,挥写无题词一首:

  我则道巫山入梦遥,却原来雁塔显明早。

  未相偎花烛洞房娇,先消受金榜挂名高。

  小登科,情未了;大登科,心遂了。

  杜英接过看来,见词意应是为情所系。于是含笑劝慰:“大哥大可不必如此,男子汉功名既得,婚事何愁不就?”

  无奈魏德终是郁郁寡欢,见对方十分关切,便脱口说道:“闻大小姐,啊闻舍人……,三弟……。”

  杜英一时听不明白,忙问:“谁是闻大小姐?”魏德支吾道:“闻胜杰,三弟的———。”

  杜英觉得今天大哥的话言不由衷,虽有疑问,但当听见“三弟”两字时,便也不禁倏然改容。二士谈起了闻胜杰的才气,谈起了闻参将的冤情,再也无心游赏。

  真是乘兴而往,败兴而归。

  第十二章、二士婉拒媒

  又一日,春光旖旎。

  两位风流倜傥的儒雅俊士,策马并辔前行。约莫骑了两个时辰,来到了目的地。两人歇下马,登上八达岭长城。在游观日台时,与状元张文华和传胪赵春山不期而遇。四位同科进士相见,彼此停下招呼,于是一同游赏起来。大家兴致勃勃,把北长城的烽火台、战台、天险留题等处都游了个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