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卫同人)元狩七年_作者:猫不语马甲(59)

2019-03-08 猫不语马甲

  骠骑当年二十二岁,这个年纪,战神淮阴侯韩信才刚拜将,大将军卫青也才初捣龙城,绛侯周亚夫还在细柳营,便是自己的祖父传奇的飞将军李广也还是个小兵,单以这一点论,汉军中至今无人能打破他写下的传奇。

  李陵也曾想过,骠骑亦非当年了,他戍朔方十余不战,或许,那漠北决战也是骠骑人生中的巅峰,连他自己都无法更进一步?可真正见到眼前的男子,李陵却突然意识到,或是自己轻言了。

  这么说吧。骠骑不在眼前,或可信口评说,说多了,就象真的一样,仿佛凌驾其上,觉得什么天下闻名的霍骠骑也不过如此,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快意。可,真正见到这个人,李陵便只觉得是自己可笑了,自顾何人,至今寸功未立,拿什么能和眼前这人相比?事实上,在大汉的军队里,霍去病这三个字,除非是那并称双壁的大将军卫青,否则,便足以让任何人都自惭形愧,又毫无办法。

  而他李陵,偏要在这个人面前布阵排兵,对方越平静,就越显得他直如一个班门弄斧的小儿,再怎么努力,都是枉然,李陵极力想克制自己不要比较,可,那,是种巨大的压力,无法用言语形容,可以说,骠骑的存在,就足以让他所有的同行在瞬间失去信心和勇气。李陵,非常的不自在,近乎难堪。

  霍去病耐心等他演示完了,方道。

  "阐于庭主力方位何在?兵力几何?"

  "敌军转移速度?"

  "交战两日内可赶赴增援的敌军人数?"

  李陵蓦的红了脸,他已说得很清楚,此次是率军出关,且行且探听敌军主力,以期求战。谁不知道匈奴人活在马背上,移动不定,他这设定的计划,本来也是汉军的常规模式,汉军历次出击,找不到敌踪不是大有人在。骠骑这样追问,分明是挑刺!

  奈何霍去病的语气非常平静,摸不出一丝敌意,脸上亦完全不见喜怒,只自有一份威严,叫人不敢过份放肆。李陵最恼火的是,这几个问题看似非常简单,叫不通军事的霍光听了,大概觉得再寻常不过,自己若连这都答不出,岂非笑话。自己的造诣或不如他,但又何必如此挑剔挖苦!

  他沉了沉胸中之气,方缓缓道:"骠骑将军,卑将在酒泉练兵多年,部下各个饶勇忠贞,装备弓驽精良,百发百中,可赤手扼虎。卑将战法若有不妥,便请将军直言指点,卑将不过是效仿大将军当年的漠北之战。"

  霍光听得心里咯噔一下,李陵的意思,分明是对骠骑说,当年大将军在漠北撞到大阐于,也不过运气,这,怕是真犯了兄长的大忌了。他下意识就极快的象门外扫了一眼。

  霍去病这次倒看了这大胆的年轻人一眼,道:"非也。"他自己上前半步,随手在沙盘上边比划边答。

  "阐于本部亲兵约三万,皆骑兵,是匈奴精锐,移动速度比汉骑兵平均快三成,与赵将军所训骑兵大致相同。"

  "阐于本部主力,主要集结在浚稽山以北,现在这个季节,是这两个位置。"

  "我军一旦遭遇,对方以六围一,步兵被围,速度悬殊,无法摆脱。"

  "开战两日后,阐于庭附近增援的部队,可达八到十万骑,分别会从这几个方向先后赶到战场。"

  "主战场距我边关两千里。朔方驻军要增援,地利上太悬殊..."

  骠骑一边回答了自己方才的问题,一边做演示,语气极其平静,几乎不带任何感情起伏,就他而言,是相当的耐心。而李陵的神色,也渐渐随之严肃起来。

  这真是一场奇特的辩论,辩论双方,一者是汉家年轻一辈中最被寄予厚望的新星,公认的才华横溢,一者则是汉军中的最高指挥之一,其用兵造诣之深,世间罕有敌手。在他们手中,沙盘化做无边大漠,十万骑对五千步兵,那是一场残酷的、惨烈的、绝望而几乎没有必要发生的战斗。

  从始至终,霍去病并未苛责李陵的临敌应对,其中某些处置甚至堪称精彩,然而,错误的出兵决定已注定了结局,临战发挥或匹夫之勇再没有任何意义,毫无悬念,李陵完败,最后是全军覆没。

  李陵的手心皆汗,他完全听懂了,这是他意想不到的结局,可理智上又找不出一个能反驳的地方,然而,身为李氏后人的骄傲让他又不能这样沉默不语。这年轻人的胆气真是豪壮,性情又最直爽,当下便强撑着对骠骑道:"这是纸上谈兵,他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