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之柔芳懿懿_作者:末烬(133)

  永珑半靠在暖榻的踏脚上,脸色寂寥却倔强,“儿臣自知许多地方不如六哥……可是……”

  “在外人看来,你很优秀,你还有皇额娘,你还有你四哥。可是想要走上万人之巅,你不能永远依靠别人,更要依靠自己。如果有一日,你没有了来自外界的帮助,还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跨越那七年之障甚至超越它,你才有资格成为这大清的皇帝。”

  如懿半蹲着身子,伸手抚着他年轻而饱满的面庞,依稀分辨出皇帝隽逸倜傥的模样,“你争位用什么手段,只要不伤及你六哥,额娘都不拦着你,但在一切明朗之前,额娘也不会为你做太多。”

  “儿臣……明白了。”

  “至于你皇阿玛的心思,你也不用太过伤神。”如懿缓缓站起身,将指上的镂金丝嵌珊瑚珠护甲一枚枚摘下,方去抚他的头顶,亲昵而怜惜,“想想你的名字,想想你的封号,便知道你皇阿玛对你倾注了多少心意。”

  永瑾是熙亲王,来日之路光明灿烂;永琪是荣郡王,一生安逸富贵荣华。可永珑是承郡王,那可是承继宗祧的寓意,皇帝的心思,其实本就不难猜。

  如果永珑跟原来的永瑄一样,皇帝自然不得不选择永琪,那不光是看重,亦是无可奈何。可若是同样优秀的两个儿子放在面前,皇帝的选择不言而喻。当年为了永瑾他能舍弃出挑的长子,如今也一样能舍弃永琪。为人父上,皇帝的薄情丝毫不逊于为人夫时。

  送走永珑和章佳氏,容珮端了莲子羹过来,陪笑道:“娘娘说了这么些话,润一润也好。”

  如懿哑然失笑,用调羹缓缓搅动缠枝莲小碗里的汤水,“你倒是知本宫心思。说了这样一大车话,也不过是一份怜子之心罢了。只是本宫怜了自己的儿子,便是对永琪无情了。”

  容珮低声道:“承郡王是娘娘亲子,又是嫡子,娘娘此举无可厚非。只要来日承郡王承继大统,善待荣郡王与愉贵妃,便也不枉了。”

  “善待?呵,既然兄弟相争,那无论哪一个成了皇帝,对另一个而言,再多补救都是空的。”如懿悠悠漾漾轻叹一声,话锋一转:“可那又何妨?于本宫而言,所珍视的无非是与海兰的情意。至于永琪,他已对本宫生了二心,若真生出事端,本宫便只当他是又一个永璜也罢!”

  乾隆三十年三月,皇帝苦于前朝储位争端,决意再度南巡暂避喧嚣。时光迁延月余,御驾于四月中旬抵杭州。常言道,人间美景四月天。艳羡江南,乘兴南游,于一位帝国的国君而言,并非难事。何况天下和靖,百业兴盛,是最富饶风流的年代。从辽阔的白山黑水、塞北风烟,到晴雨江南、明好云贵,他可蠲赋恩赏,观民察吏,亦可眺览山川之佳秀,民物之丰美,一览煌煌天朝下他所拥有的万里江山。

  初到杭州的那一日,小雨霏霏,如江南女子缠绵悱恻。迎面是湿润的清风,足下是蜿蜒的碧水,天地间那样的温柔,让如懿也暂时忘却了宫中的纷纷扰扰。而皇帝更是高兴,得以一入杭州,便让至爱的容嫔香见领略到山水烟柔之美。

  待得住行宫驻跸,皇帝便迫不及待带了如懿与容妃往山水间去。行宫一带本近西湖与孤山,又因多梅花,孤山又名梅屿,乃是宋代林和靖隐居之所。皇帝见容妃一贯冷清,不想自讨没趣,便回头对如懿道:“孤山原是赏梅甚好,有湘英、绿萼等,花色不一,只可惜这时节不能开放。”

  如懿安慰般一笑,婉声道:“如说梅花,臣妾最是爱倚梅园的玉蕊檀心梅,其他的倒也罢了,不算可惜。倒是近旁便有西湖十八景,一一看过才不虚此行。”

  皇帝颔首,“不错。况且孤山景致虽好,名字却听着不祥,败人兴致。”

  皇帝有多喜欢附庸风雅,如懿是知道的,便道:“昔年圣祖南巡至此,也曾游览孤山之景。皇上若觉得可惜,不若改个名儿也罢。”

  “这一时之间,倒想不出什么好名字。皇后可有什么主意?”

  皮球又踢回来,如懿只好思忖片刻,试探问:“故山如何?”

  “故山?”皇帝挑眉道,“那个故?作何解?”

  “所谓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若皇上觉得孤山听起来太荒凉寂寞,不如便取了谐音叫故山,心念故旧之情,便不算孤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