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睦夫人心知涉及皇后,甄嬛不便插手,只得依言应下。李长大气不敢喘一声,忙张罗着小内监带着已经垂首哭泣不止的傅婕妤下去了。
甄嬛远远看着,玄凌甚至懒得看一眼这个被他宠了数月的女人。他的眼里有的,只是对皇后的又一重憎恶。
一桩闹剧结束,玄凌依旧回了仪元殿,众妃嫔便各自散了。
雷雨是在夜幕降临时分落下的,潇潇的清凉大雨浇退了不少闷热压抑之气。甄嬛横卧在贵妃榻上听着急雨如注,敲得窗棂与庭院中的芭蕉哗哗作响。
小允子进来回话时满身是雨,还是槿汐递给他一块布巾擦了擦,一杯热茶下去,他才言简意赅道:“今日皇上没翻牌子,这会儿正在仪元殿批折子。傅婕妤宫里已经翻了天了,昭阳殿却没什么动静,只说皇后娘娘头风发作。”
甄嬛淡淡瞥他一眼,心知皇后今夜是睡不得了,今日事发突然,如今想来,若非她的谋划,又是谁暗中排布了刘婕妤过敏一事呢?而傅婕妤又是因何同意去玉照宫送东西的呢?
万般愁绪郁结着,一时却不得其法,这让习惯于掌控一切的甄嬛很是不安,但也只好暂且放在一旁,遂眉目半阖道:“无妨。让你查问的事如何了?”
小允子挠挠头,一五一十道来:“奴才悄悄问过了守卫的羽林郎,都说这些日子只有皇后时常带着傅婕妤来给太后请安,傅婕妤偶尔也自己前来。那位刘太医奴才也查过,似乎是个方士,善炼丹药治病,太后积年的病痛经他医治后也有所缓解,因而如今颇得太后器重。原来的葛太医反而渐渐埋没,日前已经告老还乡了。”
在甄嬛的记忆里葛霁是太后的亲信,居然就这么轻而易举地告老还乡,可见这位刘太医手段之高明。颐宁宫丹药之事,她亦是疑惑不已,道:“也罢,你盯紧了傅婕妤和颐宁宫即可。”
小允子连连点头,沉思片刻又道:“娘娘,方才小连子说玉照宫徐婕妤情况有些不好,温太医急得不行,想问问娘娘的主意。”
“本宫又不是太医,还有什么主意?”甄嬛不屑道,随口问:“皇上皇后可知道了?”
小允子咬着唇道:“皇上忙于国事,徐婕妤又禁足加身,去了也是无用;皇后身体不适,更是无暇他顾了。”
“一群糊涂东西。让空翠堂的奴才好生守着。”
徐婕妤和刘婕妤的禁足也有一段时日了,如今也是个好机会。甄嬛冥想须臾,又唤过槿汐,“叫人打伞备下车轿,取本宫的披风来,咱们去见太后。”说着一壁吩咐沐黛去请眉庄同往,一壁又叫小允子和品儿去请端睦夫人和敬妃前往仪元殿叩见玄凌禀告此事。
甄嬛换过衣裳,冒雨到了太后的颐宁宫前,正巧眉庄也到了,她略略说了经过,眉庄听后微一沉吟,道:“这事关系她们母子的安危,我不能袖手旁观。”当下便让采月去敲宫门。
此时风雨之声大作,太后的颐宁宫外树木森森,在风雨萧条的漆黑夜里听来似有呜咽之声依稀穿过,伴着冷风凉雨,如孤魂无依的幽泣,格外悲凉凄厉。
眉庄携着她的手拾裙而上,迎出来的正是竹息,她满面诧异道:“这么大的风雨,两位娘娘怎么这时候过来了?”
甄嬛浅笑中带了一抹焦虑,歉意道:“请姑姑去通传一声,说臣妾有要事要面见太后。”
竹息见她的神情便知要紧,连忙进去了,片刻后又出来道:“太后请两位娘娘进去说话。”
夜来风雨凄凄,太后早已卧床将养,见甄嬛与眉庄衣衫头发上皆是水珠,不觉心疼责备:“有什么话不能明日说,这样下着大雨,你们两个身子也弱,出了事叫谁担待着。”两人慌忙跪下,太后皱了皱眉道:“动不动就跪做什么?竹息取椅子来。”
甄嬛落座略略定心,斟酌着道:“臣妾深夜赶来惊扰太后,只因太医说徐婕妤的胎似乎不大好,皇后也病得厉害,皇上又忙于政务一时赶不过去,因而只能来求告太后。”
太后疲软的容颜微微一震,脱口道:“徐婕妤?那孩子如何?要不要紧?”
眉庄与甄嬛对视一眼,忙劝慰道:“太后安心就是,温太医在玉照宫照看着呢,只是徐婕妤尚在禁足之中,心情抑郁,日子久了,只怕不利于皇嗣。”
太后沉吟片刻,沉声道:“若真的太医都在就能无事,你们又何必深夜冒雨前来?”太后的目光中闪过一轮清湛的精光,“徐婕妤虽在禁足之中,然而一切供应如常,为何还会突然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