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笔记同人)盗墓迷城_作者:土方露儿【三部完结+番外】(155)

  熹宗朱由校盗墓,据说是出于“救国”的考虑,破泄女真人王气、挖断大清龙脉的需要。朱由校听信后金是“金国余孽”,前人葬的京西金帝陵壬气太盛,女真龙运未绝的说法,遂采纳了破风水,断龙脉,泄王气的“妙计”。天启二年(1622年)、天启三年(1623年),朱由校先后两次派出“工程兵”去九龙山掘陵搞破坏,具体做法就是“斩龙头”、“掐咽喉”,结果不言而喻。后来,这两次荒唐的盗墓行动便被称为“天启掘陵”。

  我刚想炫耀一番,张易成马上开口说:“据我的调查结果,朱由校当年所用的工程兵在大明灭亡后,也散落在民间。那些解散的工兵实际隶属于某个特殊部门,专攻官方盗墓,对外叫做外八部,顾名思义不属于任何一个职能组织。因为他们各怀绝技,所以也尊称为八部众。当时分别掌管八部的领头人又叫工部八郎,官职正五品。”

  这和老九门又有什么关系?听他介绍完,我隐约猜到了一些答案,只是这个答案对我而言似乎来得过早了。

  “大家都明白,盗墓是祖传的手艺,尤其在我爷爷那个年代。当年工部八郎因为前朝的案底遭到清朝政府的通缉,他们分散于各地,靠自己的手艺暂时蛰伏下来。八部众能重新聚集,是源于五十年代初一件轰动中国的‘战国帛书案’。所以在长沙,老九门除了第一门张家,其余八门的祖上正是当年的工部八郎的后代。”

  底下刹时一片骚动,我惊得完全说不出话了,没想到当年爷爷的那趟镖子岭之行不是开启整件事的起因,而仅仅只是一个契机。我有种预感,许多事情搞不好在很早之前就暗自运作了,而张易成接下来的话恰好证实了我的推测。

  就见他翘起嘴角,透出一丝残酷,道:“还有一个更有趣的信息,我花了不少功夫才查到。实际上,外八部最早是由明朝一个官员创建,此人得到皇帝特许,带着八部众和某支少数民族在全国范围大肆盗墓。他的名字在座一些人应该再熟悉不过——”张易成冷冷吐出三个字:“汪、藏、海。”

  -----------------tbc-------------

  各位机油,新年快乐。

  昨天哥碎糊涂了,忘记更文了,今天补上。

  祝大家新的一年,神经气爽,继续2哟!

  爱你们!

  第二十四章 百官印(上)

  我浑身冰凉,过去的记忆像闪电般在脑海中划过,几个月的休闲日子让我差点忘记所有的磨难全部在围绕这个几百年前作古的人。

  没想到汪藏海居然是后八门的顶头上司,如此说来整个故事是一部老板戏弄员工的恶作剧?我不由得苦笑,当然不会这么简单,怎么看背后都像隐藏了一个天大的阴谋。好在我的神经粗到足以能够应付各种情况,稍微定定神,便从惶恐不安中恢复过来。

  “汪藏海,就是那位明朝有名的风水大师?”百晓生道:“传说此人有极高的风水造诣,甚至到了窥探天机的地步,而他的晚年又十分神秘,《山海关记》中说他死后被葬在广西桂林。”

  广西桂林?天观寺佛塔!我倒吸一口凉气,他选择那里埋下铜鱼并不是某种巧合了?!

  诧异的同时无数念头在我脑海里闪现,来不及多想,就听张易成面无表情道:“没人知道汪藏海把自己葬在哪儿,广西不过是个衣冠冢。我爷爷一辈子都在寻找这个人的线索,后来终于找到了他的海底墓,和他的名字很符合,藏海——藏于海里,可惜那里也是个虚冢。”

  “张少爷,说了这么多,该知道不该知道的我们也全清楚了,那个汪……汪什么来着?”陈家老头拍脑门道。

  “汪藏海。”百晓生含笑说:“您老是贵人多忘事。”

  “对对对,汪藏海。”老头一脸无奈道:“张少爷,九门里世袭下来的真不多了,再怎么讲,这人和我们也扯不上屁大点关系。至于您提到的约定,要我说,咱们干脆些,轮到哪门了就痛痛快快的,也省得给大家添麻烦。您说呢?”

  你妈巳的老不死!我暗骂道,这时候缩得比王八还快。

  “既然是共同承担,谁也脱不开干系。我说过做起来很简单,只想请几位回去拿一样东西交给张家。”

  “什么东西?”

  “八部众使用过的官玺。”张易成眯起眼睛,“又叫百官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