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猫家穿越记事本三国篇之书院青葱_作者:decelle(145)

2018-03-09 decelle

  真正导致“水区”炸锅的,是提到了“和亲”这项由汉朝独创的绥靖政策,化名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老猫,毫不留情的把躲在嬴政造的长城后,躲在所谓夫为妻纲的女人的裙子下面的所谓的忠臣良将,仁人君子们嘲笑个遍。直接写到要是这样还什么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的话,还不如直接弄根面条上吊死了算了。打赢了给钱,打输了还是给钱,最重要的是,就算没抢到的东西,之后还会在和亲时主动送过去,为他们下次抢劫提供技术支援。之后之所以有五胡乱华,原因在于南匈奴降汉后对他们太过优厚,汉和帝每年将青徐两州的收入两亿七千万全都支援乌桓,导致后来曹老板打得那么辛苦什么的。北宋赔给契丹的岁币都没那么多,这跟安南人把我们支援的大米堆成防御工事来打我们有什么区别都是那帮只会嚷嚷着只要广使仁政就会四夷来朝的思孟派的论调。黄帝和周武王都亲自动手把猃狁(就是匈奴)抽飞,难道说他们认为自己能比这两位还要贤明吗?——显然,在荀爽门下恶补过这个年代的常识之后的老猫,杀伤力又上了一个等级,最后的这个问句直接把他们PIA飞到了西伯利亚去。

  和亲本来就是刘邦打不过匈奴的妥协产物,宗旨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没想到那一群大臣居然把这当作了惯例,凡匈奴打过来了,一律送宗室女过去,当初燕赵以一己之力对抗东胡都没有年年上供,相反犬戎倒是主动把女儿嫁过来,这样也含有称臣的意思在里面。可汉朝的那些大臣不以为耻,虽然在汉武帝时候曾一度废除了和亲,但在汉成帝的时候又有一个王昭君。呼韩邪不过是一个战争的失败者,最后依附的部落在之后又再次叛乱。末了还又嘲讽了一句,年年这么嫁公主过去,弄不好他们单于体内的皇族血统都足够浓厚,到时候是不是也有资格封个王侯之类的?也许他们更乐意追溯一下血缘,给小皇帝找一个匈奴的皇叔?事实上晋朝末年的刘豹就是抓住这点,自称是汉朝的正统继承者入侵中原的。

  尽管老猫说的很开心,但事情并不那么一帆风顺,在老猫逆势而行推崇嬴政的同时,作为主流观点的代表者,曾任会稽太守的王朗,第一个跳出来举起反对的大旗。说到王朗,更为人所熟悉的,是他曾经身为孙策的敌人,在建安元年,被孙策打败,虽然王朗的功曹虞翻劝他投降,但坚决不投降,在出海逃往交州的途中被俘,成为年少有为的孙策功绩的垫脚石。曹操欣赏王朗的才华,上表征招他去许都,从曲阿出海,走的海路一路诸多波折,直到今年年初才到的许都。在会稽的时候,他发觉当地的百姓在祭祀夏禹的时候,同时祭祀秦始皇,而他认为秦始皇是无德之君,不配获得人民祭祀,进行了取缔。如今老猫在这替嬴政翻案,他可第一时间坐不住。可是,除了学着一般的酸儒外反复强调嬴政残暴不仁之外,也提不出什么新的论点,而在水区巨大的刷新量之下,很快就被华丽丽的无视了。

  老猫这么做当然不会是一时兴起,尽管她很少会这样,但这一次确实另有所图。此时此刻距离回家的日期遥遥无期,如果想让自己在这个时代生活的好一点,那最直接的办法除了拼命赚钱增加自己的实力之外,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彻底的灭掉三纲五常。她又不是那些穿越过来只为找一个被闪耀的七彩光环弄得眼睛瞎掉一只半的男人把自己嫁出去的玛丽苏,什么我穿越而来只是为了你(生孩子)这类的论调估计得被某作者拍到死。一方面享受着特权一方面叫嚣着什么人人平等或是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行为向来只是智商不足人士的专利。既然她伸出爪子,那必然是要玩大的。虽然说干净利落的把儒家的东西一锅端是最为一劳永逸的方法,但是可操作性确实太低。战国时期儒墨都并为两门显学,现在又不可能搞啥新文化运动,况且那个运动老实说造成的损失远大于成就。

  不过老猫给自己定下的最低目标,至少要把程朱理学的源头——思孟派给彻底连根铲除。如果不是他们,也不会有那些灭绝人性的礼教,也不会有只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士子,更不会有舔着侵略者的疖子为他们点头哈腰恬不知耻的奴才。尤其是那个自命为君子的朱熹,骨子里远比秦桧要肮脏的多,高举着“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大旗,实际上勾引两个尼姑做他的姬妾,还强迫孀居的儿媳妇做他的小老婆,根据李敖的某篇文章里还提到过,他做官的时候不经审判处死大量囚犯,同时大量使用酷刑,手段之残忍可比照之后的日军,三木之下但求速死远远不足以形容他的残酷,屈打成招是常年保留项目。最重要的是,崖州之后再无中国,在大宋最后一名皇帝随陆秀夫跳海自尽之后,中原为之殉节的读书人貌似有数十万,而朱熹的后人则直接东渡来到高丽,继续安居乐业,真不知所谓的气节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