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屋内一时死寂。
林琯玉吹了吹,喝了一口热茶,没看上头贾母的脸色。
贾敏转头,看了看神色镇静的大女儿,忽然觉得她长大了,很是欣慰。她也没有看向贾母,而是站起身说,“时候不早了,贺礼已经送到,便先家去。”
“敏儿——”
贾敏对老太太很失望。要说以前的那些事,她都可以当成是老太太不知道,把所有的事情迁怒给二嫂子,但是等到自己当面被王夫人这蠢货指桑骂槐的时候,老太太虽然面色难看,却可以做到不动如山。
是,她贾王氏是贵妃的母亲,可是老太太这么多年了,见过的贵妃皇后都有多少个呢?振兴一个家族,绝不能靠一个贵妃,老太太年纪大了,真是糊涂了。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贾敏很庆幸没有带上儿子,让他看到大人们这么不堪的一面。
见过贾宝玉边上的时候,林黛玉听见一声很轻微的“林妹妹”,她回头看去,面容秀美的少年郎眼里含着泪水,微微咬着下唇。
换成是小何在这里,肯定不会这样的。她下意识想。
林琯玉见她停了停步子,回身喊了一句黛玉,她便从贾宝玉身边轻飘飘地走过去,衣料滑过他的手指,双方都没有留恋。
作者有话要说: 林琯玉:我当时用帕子擦手的时候可紧张了,第一次装13,脑海里都是王姐姐的脸。
王颀:想我能给你力量?
林琯玉:不是。我觉得装13你看起来比较老练,学习一下。
王颀:……
☆、第八十九章 装模作样
林家的马车从贾府出来, 却在街上与另一队车队迎面碰上了。贾敏见怪不怪, 倒是林琯玉掀起帘子看了一眼, 说:“看不出制式……他们怎么不避让?”
官员的家眷的车马上都有相应的纹路, 要是两边碰上了,以官位高低、资历深浅来论先后, 官位低的,资历浅的那户官员的家眷应当让车夫退让。林如海是二品大员, 本朝的二品还是很值钱的, 再往上都是一些已经告老的老一辈的朝臣了,基本上已经不在京中。可以说,林家的马车,除了碰到皇家中人之外,一般都是等着对方避让就够了。
黛玉也往外看了一眼, 看不出什么来, 只是道:“横竖没什么要紧事儿, 咱们避一避也行。”说罢就要吩咐车夫。贾敏却忽然道:“把帘子放下来,以后在外头, 不要随便掀车帘, 京中的纨绔子弟很多,你姐姐还没事儿, 我却担心你吃亏。”
黛玉知道她还在想方才贾府中的事情,便劝慰道:“娘不必和她计较,向来只有咱们看不上他们的份儿,要是为此置气反而不值得。”
林家的马车车夫还没有避让, 就见对面的马车上下来一个青年。确切地说,是一个介于青年和少年之间的年轻人。
这年轻人穿着宽袍广袖,看着冷若冰霜,却有一张俊秀过了头的脸,仿佛看谁都是脉脉含情。
车夫愣了愣,竟然由着他走到了马车前。他回过神,刚要阻拦,就见那年轻人作揖,很是彬彬有礼地道:“伯母可是才从贾家回来?”
马车里,林琯玉听见这人的声音,默默地张大嘴,黛玉看了看她,默默地把一块糕点塞她嘴里,替她合上下巴,低声说,“多吃少说,这会儿在外头呢。”
林琯玉默默地看着她,默默地咀嚼。
贾敏也有些惊讶,“阿颀在外头么?你今日出来是去做什么呢?”
王颀顿了顿,说:“今日城郊明月园有雅集。”
贾敏恍然。她还未出嫁时就是京中有名的才女,这些雅集去得不少了,参加的多是当世有名的才子才女,是难得的不拘性别,男女共游的好机会,她和林如海就是这样初遇的。不过近年来京中的雅集似乎数量少了,一方面和先头太上皇仙逝有关,二来也是今日京城比当日要萧条一些,这些文人骚客,自然也没了这么多的市场,雅集便也少了。
她心头微动,看向黛玉。黛玉道:“我收到了帖子了,只是和他们都不熟悉,便也不想去。”
贾敏知道她还在贾家的时候和几个姐妹们作诗的事情的,听她这样讲,便笑道:“话可不是这样说的,熟人有熟人的好,外人有外人的好,切不可因为‘不想’便错过了。你们长这么大,也不曾去过多远的地方,也该多多见识见识外头的人和物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