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在这时候又想起女儿来,极为欢喜地给贾敏写了信,叫她带着几个孩子回京住几日,也算是不辜负了浩荡皇恩云云。
然而贾敏并不乐意。
她自打嫁给林如海之后就一切都顺风顺水,最大的忧愁不过一个见了烦心的俞氏。偏这会儿俞氏也走了,愈发的自在了。然而贾母这封信却给她添了一桩烦心事。她当初嫁人的时候排场是大,嫁妆能从扬州沿水路一直铺到京城去,那会儿林如海还是个除了一个探花郎名号和一张好看的脸之外一穷二白的年轻人,虽说是列侯之后,活得远比贾家窘迫,却半分也不肯亏待了她。
现在倒好。不过是家里出了个贵妃,连她的嫁妆都想要回去了。
京中的王熙凤也不乐意。
修建省亲别墅并没有那么容易,这边也要钱,那边也要钱。她嫁过来的时候,王子腾将她父母留给她的资产悉数给了她,钱氏自个儿还为她添了好些妆,可眼见着,嫁过来几年的时间,竟然连这些都赔了大半进去了。
不过伸手问林家要钱却不是她的主意。她不过是和王夫人提了一句,希望她想想法子。王夫人自个儿当然是不愿意掏私房的——贾母要掏她也不乐意,毕竟那些将来都必然是留给宝玉的。这才把主意打到了林家。
她打林家的主意也不是头一回了,只是当初放过去一个叫如意的丫鬟,现在不知生死,收买了的俞氏母女,也早被贾敏给丢得远远的了。这回她学聪明了,直接从贾敏的死穴下手。
她改了贾母给贾敏的信里头的最后一句话。说家中艰难,敏儿你处想必事事顺遂,得空还是要回娘家看看。明着是写思念女儿,暗地里却是个伸手要钱的意思。
王熙凤知晓了之后,险些一个踉跄,被身边的平儿扶住了。
她不禁向平儿苦笑道:“也难为她想得出来。姑姑倘或好脾气也罢了,偏上回看来压根就不是能忍气吞声的,被老太太知道了可怎么得了。哪怕不知道呢,这母女的情分哪里禁得起这么一而再再而三地耗去?”
这一招,真是又蠢又毒。
作者有话要说: 前天犯蠢了,不小心连着发了两章……估计挺多人都跳了一章,记得回去看看哈~
今天没有小剧场,但是有剧透。本文里面我最喜欢的一对超甜(同时也是红楼梦里面超甜的一对)要出场啦!
不知道有没有人能猜中?
猜的照旧都发红包哦
再给我评“不猜”的,哼!!!就是仗着你们是我小天使!!!
☆、第三十六章 鸡飞狗跳
这边王熙凤胆战心惊生怕贾母发现了王夫人干的事情让自己被连坐,那边贾敏闷闷了许久,终于和林如海说了此事。
林如海并不在意,只是道:“万两银子,并非小数,只是既然贵妃省亲,拿出去表个心意未尝不可。”贾敏冷冰冰地道:“这并非是银子的事情。只是当初俞氏之事后,我最恨有人算计。若我母亲,是为护我,若我嫂子,是为谋财。只是在我眼中谁都是算计,不过不去计较罢了。”
她自然更愿意相信是那和自己一贯不对付的二嫂子想要谋取林家财物才做出那些事情来,但是贾母一点儿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贾敏不是小姑娘了,这些东西她都懂,不然真当她不知道林琯玉胡闹,给贾家送了一只死鸡的事情吗?
都说为母则强,贾敏性子本不柔和,现在又是三个孩子的母亲,思虑得便极周到:“一个贵妃而已,指不定踩了谁爬上去的,她再受宠,越得过穆贵妃去么?人家膝下尚且正儿八经地养了两个皇子呢。王家尚且不大半,偏贾家这样急吼吼地这边挪用那边伸手弄银子,说逾越都轻了。门第摔落,本该励精图治,教家中的孩子好生读书,怎么偏只想着这些歪魔邪道的东西。”
林如海听她如此说,静默了一会儿。
贾敏看得很通透。可惜贾家最通透的人,已经冠以“林贾氏”了。林家祖上就是列侯出身,他哪里会不知道一个家族是如何衰败的。
林如海叹道:“我本也同你说过,绝不将孩子们送到京中去的。”这话太直接,贾敏眼神黯了黯,拍了拍摇篮里头的林昭玉,没有说话。
“只是——”林如海摇摇头,道:“江南原都是老圣人的人,七十而古稀,老圣人没有放权的意思,圣人却坐不住了。我家氏族又是那样,想来想去,竟然还是京中贾家更妥帖些——到底是外族家,再不济,还有我的故旧可以帮忙照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