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才其实也知道马太守的拳拳爱子之心,但是对于母亲过早的离世,他心中始终有难解的结。前世更是因为祝英台的死,他逃离了杭州,在战场上厮杀,也因此跟马太守没什么相处。到这一世,他们之间的恩怨还未解,自然也不亲厚。
他犹豫了片刻,还是说道:“自古以来,战场之上除却要避忌敌人,还有瘟疫要防范。”
马太守沉默了片刻:“依你之见,你要作何决定?”见儿子对自己的抵触心理渐消,他自然趁热打铁。
“瘟疫之事,也可成为战场上的利器。”马文才目光闪了闪,“还望父亲多备些药材,也多请一些医生。此事,也不要多做宣扬,免得民心动荡。”
马太守顿了顿,还是点点头应下了。
只是心底还是有些感慨,他本以为马文才在书院这么久,会磨掉一些锐气。却未曾想,锐气是磨掉些许,但心计也增长了。这为官之道,他居然也精通一二。
若是真的能让他挣得几个战功,他也不怕马家后继无人被贬为下等士族。
想了想,他又道:“我也写信问过祝家庄了,他们尚无结亲的意愿。”其实这也在马太守的意料之中,那祝家九妹初初及笄,又听说祝家庄上下对她都是极其宠爱,便是留她在家中一段时间也未尝不可。而祝家庄与马家也没有什么利益关系,自然也不怎么热络。
马文才闻言,眼神中多了几分狠厉,唇边似笑非笑:“那由不得她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感觉自己越写越差,可能是遇到瓶颈期了吧
希望快点过去吧
下章拉真正的马文才出场吧,估计十点出
感觉我把前世的马文才写崩了,变得不那么光明磊落了
囧,你们就当今生的马文才是电视剧里的马文才,前世那个是话本里的吧
☆、执子之手(三)
祝英台逃跑的消息传到小蕙耳中的时候,她与兰姑娘对瘟疫的研究已经有了些许眉目。
饶是小蕙对祝英台的性子已经很是了解了,听到这也不免觉得她冲动了些。但想想,祝英台能这么轻易地出逃,祝家的家长或许也是睁一眼闭一眼的,更有可能已经派了人手暗中保护她了。
倒是兰姑娘对此有些上心:“英台要是逃出来,又能去哪?”
研究有了眉目,小蕙心中自然也是开心的,唇边便露出一抹笑意来:“自然是梁山伯的身旁。”
兰姑娘一惊:“你是说鄞县?”
小蕙点点头,想到鄞县,神色凝重了几分:“若是我没记错,鄞县中瘟疫怕是蔓延得很快。”她说得急,不经意用了“记得”这个词。脱口便觉得不妥,看见兰姑娘神色微变,暗暗松了口气。
兰姑娘又岂是因为察觉不到,只是她心中全被鄞县瘟疫这几个字眼占据。
她无意识地说道:“那得让山伯,英台回来。”
小蕙何尝不想,但她毕竟理智的情绪占了上风:“哪能违了上面的旨意。”
兰姑娘也知道是这个道理,但是之前她知道将有瘟疫心中大半是惊诧,心底也知道这件事跟自己其实是没大关联的,但是一关系到自己认识的人,不免就慌了。
小蕙也知道她的想法,当初她也是这样的想法。叹了一口气:“尽人事,听天命吧。我们做好分内的事,将预防瘟疫的法子想办法给英台山伯送去就行了。”她们能做的,也只能是这样了。毕竟再怎么样,前世会发生的,今生还是会发生。命运从不会错待任何人。
兰姑娘却像是没有听到小蕙说什么一样,她握着拳,看向小蕙,目光坚定:“我要去鄞县。”
兰姑娘这个决定其实已经想了很久。作为一个医者,她其实一直有一颗兼济天下之心,但也知道这世道女子又能有什么出路。祝英台羡慕她身为山长之女,一出生就在尼山,能在书院学习,山长养育孩子又是极其宽松的。但她不知道,兰姑娘一直羡慕她能跟随着自己的心走,从心自在,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就像现在这件事一样,若是她,定是要顾虑许多,怕是做不到如此坚决。
但是她也明白,若是真的想研制出压制瘟疫的药,她是一定要去灾区一趟的。
“我要去鄞县。”她重复了一遍,在山长山母面前。
山长听说兰姑娘要延迟婚期,先是一喜。但是听完理由心中便涌现出一个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