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侠五义同人)怂郡主追夫记_作者:凌沧州(141)

2018-02-17 凌沧州

  展昭掀开了轿帘,昨夜没有休息好,他的体力尚可支撑得住,赵宁却不行了。

  赵宁倚在轿子上,小脑袋如小鸡啄米一般,一点一点地打着瞌睡。

  展昭看着她的睡颜,心里一软,慢慢地放下了轿帘。

  轻轻拍了拍马背,马儿像通了人性一般,哒哒的马蹄声也小了下去。

  展昭骑在马上,还未抵达东京城,便远远地看到了八贤王的王驾。

  众侍卫前呼后拥,极是气派。

  一侍卫鲜衣锦簇,打马而来,向展昭拱拱手,道:“展护卫一路辛苦,我家王爷于路途中为包大人接风洗尘。”

  话虽这样说,目光却瞥向赵宁的鸾轿。

  展昭知他们是来接赵宁的。

  展昭下马,整了整衣襟,正了正官帽,确认穿着非常得体时,与刚下轿的包拯一同,来向八贤王见礼。

  以前他对八贤王并无太多感觉,只觉得他是一个不怎么理朝政的富贵逍遥王爷,如今有了赵宁这层关系,他对八贤王有了新的认知——他以后的老岳父。

  因而他觉得很有必要在八贤王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

  展昭将腰板挺得更直了,精神抖擞地去参拜八贤王。

  谁知八贤王下轿之后,瞧也没瞧他一眼,挥挥手,就叫他退下了,一双眼睛直往赵宁的鸾轿上瞅。

  展昭:“…”

  展昭深呼吸一口气,心平气和地退到一边。

  毕竟赵宁离京数日,八贤王思念女儿也是正常的。

  八贤心里盘算着与爱女多日未见,满心期待地,瞧着那华美的轿撵。

  直到那鸾轿上下来了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婆婆。

  八贤王揉了揉眼,以为自己眼花了。

  包拯见此,上前一步,正要低声解释,八贤王已经大步走了过去。

  一同走过去的,还有王府的侍卫们。

  一个个按剑而立,虎视眈眈地看着从赵宁鸾轿上下来的人。

  伺候李太后的小丫鬟小声地提示着,说这是八贤王,李太后理也不理,抿了抿鬓角的发,正欲开口说话,便感觉周围过了一阵风。

  兵甲相撞,侍卫们也跟着八贤王走了过去。

  李太后有些不解,先帝在世时,八贤王时常出入皇宫,是见过她的,而且待她颇为不错,彼时纵然二十年未见,也应该能认得出来她。

  而现在八贤王一句话也未说,一言不发地走了过去,是什么意思?

  更何况,她的儿子抱给了八贤王养,成为了如今的皇帝,为着这一层关系,他也应该对她恭敬有加的。

  八贤王绕过李太后,来到了后面的小轿旁。

  赵宁掀开了轿帘,微微露着小脸,甜甜地叫着父王。

  八贤王的脸上敛去了笑意,道:“胡闹,怎么坐这种小轿?”

  话罢扫了一眼周围,方海忙不迭就跪下了,口中直呼:“王爷,这可不干属下的事情。”

  赵宁笑着道:“包大人的母亲,身体不好,我便把轿子让给她了。”

  赵宁一边说,一边打量着八贤王的脸色。

  “您刚才见过她了吗?”

  八贤王面色如常,道:“见过了。”

  “父王的轿撵宽敞,咱们一同回去。”

  八贤王把赵宁接到他的轿子上,却是丝毫不提包拯的母亲,只是道:“父王接到你的信,早早地便在官道上等着了,一连等了几日,总也不见你回来。”

  赵宁笑着道:“在路上耽搁了一些时日。”

  赵宁坐在轿子上,掀开纱幔的一角,人群中,展昭一身红衣,骑马而行,迎着太阳,正抬头看着她的方向。

  展昭见她也看向他,笑了起来。

  赵宁低头一笑,放下了纱幔。

  八贤王把赵宁接回了王府,八王妃狄娘娘早接到了侍卫的回话,准备了一桌子的好酒菜,为赵宁南星接风。

  南星略喝了几杯酒,便起身告辞,说要去找庞昱。

  八贤王有些诧异,道:“你不是最讨厌他吗?”

  赵宁知道南星找庞昱去讨教如何追白玉堂,于是打着圆场,道:“她去便叫她去好了。”

  小女孩家的心思,八贤王不好多问,郁闷地多饮了一杯酒。

  而留在家中仍吃饭的另一个小女孩,眼神闪闪烁烁,心里也是藏着事的。

  八贤王叹了一口气,女大不由爹,小时候个个与他亲近,一旦长大了,话也不愿跟他多说一句了。